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78]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2]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3]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8]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78]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8]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学佛,当亲近善知识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413   时间:2022-4-19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4月19日    佛学研究网

        佛说,善知识为得道之全因缘。在学佛这条路上,我们常常需要善知识的引导,无论是一开始的发心入门,还是途中解理的困惑,修行的问题,甚至到最后至菩提涅槃,都少不了善知识的提携与指示。所以,我们才说学佛需要亲近善知识。

        修行人要舍迷途而登觉岸,离邪网而入正轨,少不了良师益友的帮助。《增一阿含经》说,“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因,恶名遍天下。”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尤其是在我们自身的信念和力量还不足够强的时候,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说的善知识,是善知一切众生病,善识一切众生药。所谓知病识药,应病与药,如阿阇世王,遇耆婆善知识,劝令皈佛,得解脱痛苦。说起来,善知识有三种:

        一是外护善知识,也就是在你要修行办道的时候,善能于外面拥护你成就你的人,如禅宗外护,照应衣食等等。外护善知识,因为曾经用过功夫,故能尽心守护,无所缺乏,如虎之爱子,又能种种供养,而且具有善巧能将养爱护,行人自不恼乱,亦不使外人恼乱。

        二是同行者,就是同参,同时修行,共用一种工夫,共修一道,比如彼此共修止观,共修念佛等等,并且互相助发,互相砥砺,互相警策,互相规勉,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同舟共济的意思。如古云:求师不如访友,说的就是同行者对于修行的利益。

        三是教授善知识,教是教导,授是授与,即是教导传授的善知识,以善巧方便,教修行的人调伏内外身心,种种法门,晓示教训,使行者得大利益。所谓欲知山下路,当问过来人,在我们修行路上,遇到种种问题,能帮助我们解答引导的则是我们的教授善知识。比如智者大师,妙悟法华,南岳大师谓非汝莫证,非吾莫识,此即善知识的益处。

        “闻名为知,见形为识”,能够帮助我们学习修证的导师,我们都应当多多亲近,常常向他请教。菩提路远,在修学的路上,难免会有种种障碍和磨难,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开示引导,指教授道,怎么能破除重重疑网,直入康庄大道呢。

        善知识往往都是过来人,知道我们的症结所在,并能随机说法,循循善诱,给到我们无限的受益,可以说是益我法身,活我慧命的人。尤其是自己力量不足,对于诸多善巧方便还不明了,不能独自修行的人,更加需要常常亲近善知识,这样才能在这条学佛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和坚定。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弯路?[239]

  • 年纪轻轻就学佛,会不会消极了点?[395]

  • 怎样学佛才是最有效的?[568]

  • 从信佛,到学佛,怎样跨好这一步[676]

  • 学佛入门者如何选经?[629]

  • 弘一法师:青年人学佛修行需要注意这四点[1120]

  • 学佛快速入门的方法[1127]

  • 学佛不只是教我们做人[990]

  • 学佛不要学成“孤家寡人”[944]

  • 如何面对越学佛越不顺的问题[931]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1162]

  • 学佛不要贪太多[1313]

  •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1364]

  • 过度执着世间的学佛,就是请佛陀来扫地[1732]

  • 佛学是内学 学佛是内求[1209]

  • 学佛不受益,看看是不是这些原因[1535]

  • 学佛有没有走对路,看看这六种自测方法就知道[1502]

  •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1486]

  • 学佛的正念[2383]

  • 学佛无难,但观自在[219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