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7]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6]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2]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20]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4]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5]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7]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5]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修一个好脾气,就是修一世好福气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98   时间:2022-3-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越是强大,越是从容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宣泄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是高雅,发泄在别人身上就是庸俗。

        借着怒气任性妄为不光会误事,还会伤害亲人的感情。

        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的事情值得我们暴跳如雷?

        越是深爱,越要温柔

        心学宗师王阳明和他的妻子感情和睦,可是他们之间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苦衷:其实,王阳明的妻子无法生育。

        这在妇女地位低下的封建社会,无疑是一个女性和一个家庭的大危机,给了旁人,或许就会开始打骂虐待妻子,甚至就此休妻,另寻良人。

        可是王阳明并没有这么做,为了保护妻子的内心,甚至从未想过纳妾。

        他从家族中过继了一个孩子继承香火,之后的日子,就和妻子相互扶持,共同渡过。

        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曾说过:“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发脾气,是一种教养。”

        对于陌生人,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戒备心理,生怕自己的一句话不对,就会冒犯对方。

        而在家人的面前,我们放下了戒备,要求也变多了,只要亲人们的反应稍有不如意,有些人就会大发脾气。

        老话说:“升米恩,斗米仇”。

        有些人在外懦弱如绵羊,回家狂躁如恶犬。总是觉得自己的怒火就该得到无条件的包容和谅解。

        至于亲人有没有因为他的暴行而受伤,这类人根本不在乎。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恶不是不知感恩,而是恩将仇报。家人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更不应当将他们当做出气筒。

        就算是在外面受尽了委屈,心里的火气再大,也不该用极端的方式发泄在无辜的家人身上。

        学会经营亲情,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每一次的大发脾气,都是在透支我们自己的感情账户。

        一个人唯有懂得感恩,知道在亲人面前收住脾气,才会拥有更高质量的感情生活。

        越是强大,越是从容

        在我们身边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越是优秀的人,就越是脾气和顺。越是那些无能的胆小鬼,就越是容易火冒三丈。

        一个总是发怒的人,说到底,是在为了自己的无能和自卑而生气。

        当年宁王在濠州造反,王阳明只用了四十三天就结束了这场历史的闹剧,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他却因此招致朝中奸佞们的嫉妒,有人怀疑他勾结宁王,见事不成,才卖掉宁王以求自保。

        而当朝的天子明武宗,更是出了名的性情乖张。他竟然因为王阳明过早的战胜宁王,自己没有机会与宁王较量而生气,听信了谗言。

        王阳明出生入死平定了叛乱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不仅如此,还受到了陷害。

        这件事情给了旁人绝对是当场暴怒的理由,可是王阳明并没有因此恼火。

        他先是找到了张永,将自己的功劳交给他,拉拢宦官一派。

        然后,他就此搬进寺庙居住,以示与世无争,在无声之中化解了这场灾祸。

        王阳明的这次经历,被后世评价为:“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

        在王阳明的观念中,人生于天地间,心中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宰,脑子可以快速运转,心思却要不动不摇。

        因为动脑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动心只会让我们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面对不顺心的事情时,一个人越是暴跳如雷,就越会方寸大乱。

        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事情朝着更加无法控制的方向迅速恶化。

        关键时刻,我们更该稳住自己的本心,控制情绪,泰然处之。

        本事越大的人脾气就越小,正是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在大局面前,每一次的暴跳如雷,都是将自己推向了火坑!

        人生,绝不是用来生气的

        王阳明的四句教里有这样一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好坏之别,是在人内心不同的关照下,才产生了好坏之别。

        曾经有个学生向王阳明请教:“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如果天下没有心外之物,春花开谢,秋叶枯荣本是树木自己的变化,这又和我们的内心又和关系呢?

        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心中相信花团景簇,眼前的世界也便芬芳明朗起来;心中没有花朵,自然不花事正浓。

        你心里有什么,眼前就看到什么。

        花是如此,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那些让我们生气的人和事物,也不过是我们自己心中执念的映射。

        最好的人生态度,莫过于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对于身外之物,我们没必要放在心上产生执念,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享受美丽的人生。

        再繁华的花事,春天过去了,也会开到荼靡;再漫长的人生,过了百年,也就该面临结束了。

        况且我们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成为那百岁老人,很多人的人生,其实只用六七十年就结束了。

        人生苦短,我们寻找幸福都还来不及,又怎么能用来生气呢?

        发脾气称为“火烧功德林”,一把怒火,能烧尽一切福禄功德。

        遇到不顺心的事,碰到不顺眼的人,我们不妨提醒自己:“心中有花在,自然会盛开”。人生是宝贵的,在快乐和幸福中渡过每一天,才算是没有辜负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不假于物[42]

  • 强大自己,守住自己,沉淀自己[172]

  • 内心强大的人,是治愈一切的良药[269]

  • 急什么,慢慢来[315]

  • 立夏三大真谛:人要正大,心要强大,气要博大[241]

  • 你的强大,来自你的孤独[250]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降低期待[248]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378]

  • 做人三宝:和气的脸,克制的嘴,善良的心[327]

  • 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308]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534]

  • 最高级的善良,是学会共情[468]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492]

  • 一个人真正走向强大,要经历三次放下[529]

  •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的发生[555]

  • 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523]

  • 越谦卑,越尊贵;自我变小是强大的信号[600]

  •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姿态低,脾气小,心肠柔[532]

  • 与别人交谈时,少说这三件事,福气会越来越多[634]

  • 静观松色,愿我们也能坚韧又从容[7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