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43]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02]

  • 过好每一个当下[158]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1]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38]

  •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五种状态[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83]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2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65]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6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4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一位高僧对六个最世俗问题的回答,太妙了!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709   时间:2022-3-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寂静法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和尚,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寂静法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

        1.和尚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法师:请讲!

        来访者: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法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者:是的。

        法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来访者:喔,我明白了!

        启 示: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懂得,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没人督促就不能坚持,也无法取得成功。

        2.孩子怎么教?

        观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法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观众:影印过。

        法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法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启 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也让孩子更优秀。

        3.五百元买汽车

        一位佛友电话抱怨道: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念经行善了,命运却不变?

        法师:我给你寄五百块钱来好不好?

        佛友:师父,你的钱我不敢要呢!

        法师: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佛友:师父,你说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

        法师:帮我买一辆汽车。

        佛友(惊呀地):师父,五百块怎么能买到汽车呢?!

        法师:你知道五百块买不到汽车?!

        启 示: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只想付出一点点,就得到很多。而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4.粪便臭不臭?

        一位女士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法师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法师: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法师:那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停了一下)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很臭啦!

        法师: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法师: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说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法师:对呀!苦难也是一样,它已经过去了。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听懂了吗?

        女士:听懂了!

        法师:那以后你还要不要诉苦?

        女士:不要了!

        法师:记住,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女士:嗯!

        启 示:这就是心理调节了,你苦难的事已经过去,如果依然是以前的自己,那只会依旧苦难,状态决定你的成就。

        5.如果世人都出家……

        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女教师对法师说: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样都出家,人类还能延续吗?

        好像没有听到这个问题,法师平和而关怀地问到:你的小孩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

        女教师:17岁了,女孩。

        法师:要准备高考了。

        女教师:是的。正在加紧复习。

        法师:你一定希望她考个好大学吧?

        女教师:是的,要考就考北京的大学,其它的大学没什么意思。

        法师: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想,那还有人种田吗?其它省的大学不是只有都关门了?

        女教师:……

        法师:你注意到没有,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

        女教师:(愕然)……!

        启 示:就像不会出现所有人都考上北大一样,也不会出现所有人都出家的情况。人类总能延续,别的学校也能生存,学佛的是少数,就像考北大的是少数,不会有这种“所有人都”的问题。

        6.心灵的锻炼

        一位研究生来拜访法师,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法师: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研究生:是的,打过!

        法师:打篮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个球,是为了快点把篮打烂吗?

        研究生:不是,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娱乐。

        法师:不用篮球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运动嘛!

        研究生:那样多没意思。而且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神经病呢!

        法师:说得好!篮球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锻炼和娱乐的道具。那么,身体需要锻炼,心灵就不需要锻炼吗?

        研究生:按理应该。可心灵怎么锻炼呢?

        法师: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这就是心灵的锻炼。

        别人礼拜我,我也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篮球,让人打来打去。只不过我不是真的篮球,是一个心灵篮球。

        同样,拜祖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孝心,用心灵承接祖宗累积的能量;拜土地是为了感恩珍惜土地,我们生长在大地,大地给我们很多的食物和物品,而我们回馈的都是垃圾;拜龙王是珍惜感恩水,因为人体有70-80%是由水组成……中国人拜的学问深了,里面有大智慧妙作用。

        虔诚礼拜的时候,拜和被拜是一个整体,哪有什么你我高低呢?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诽谤,是没有实践过和用心体验过。妄加诽谤就是痴狂!

        研究生:太高深,太智慧了!请受我三拜!

        法师问:感觉到心灵锻炼的美妙了吗?

        研究生:嗯!很伟大!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走路的力量[98]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63]

  • 什么是“涅槃寂静”[256]

  • 为什么长大后,快乐越来越少了?[480]

  • 放空身心,保持强大的心灵磁场[514]

  • 心灵的屋檐[694]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807]

  • 寂静法师谈七大天律,一切都在天道中[1060]

  • 心灵的换位![923]

  •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1097]

  • 科学家研究:付出与回报之间有深度的能量转换[1035]

  • “心灵枯竭”的根本原因:你认为你是自己的心智[1164]

  • 一时吃亏,一世富贵![1576]

  • 一个叫花子的故事[1481]

  • 顾及这个,顾及那个,又有谁来顾及你?[1746]

  • 最高级的养生,不是睡觉,不是锻炼,就一个字![1942]

  • 住寂静处 深思无漏智慧[1497]

  • 三世因果的正确理解[1819]

  • 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1812]

  • 真正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184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