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02]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9]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5]

  • 十问时间[15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9]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不停止内耗,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742   时间:2022-3-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3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精神内耗的人日常最多的体会就是累,没来由的累。给自己5分钟看完,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01 什么是精神内耗

        比如,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即使这个评价没有很明显的贬义,也会将其认为是对自己的批评,进而情绪低落。又或者,总是暗地里跟自己较劲,面对更优秀的同事心里会非常不平衡,给自己在心理上施加更多压力。

        不光这些,身边遇到的大多人和事都能引发体内思想的拉扯、打架,就像是消耗体力一样在消耗自己的精神。

        所以时常会感到非常疲惫,这种疲倦不是体力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02 如何应对

        笃定:知道自己要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越追求世俗意义上的、外在的成功,就离自己内心的需求越来越远。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时,内心就会摇摆不定,也更容易被他人的意见左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最重要的不是了解世界,了解别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笃定,才是一个人的“硬核”。

        扎实:踏实做好四件事

        立愿景

        有星辰的指引,愿景的愿力,天差地别。

        愿景的大和小是一回事,但有没有是另一回事。

        愿景,是指引,是方向,是动力。

        这个东西没了,很多东西就没了。

        很多人说,怎么找到那个愿景?怎么让愿景激励自己?

        1,想想10年后,20年后,你想让世界变成的样子。

        2,然后,把那个画面,具体地写下来。

        嗯。要清晰、具体、有画面地写下来。

        如果你的愿景是星辰,你有可能走得很远。如果你的愿景是眼前的砂砾,那就不能怪罪世界没有想象力。

        定目标

        从愿景,到目标,是一次翻译。翻译的好坏,决定这辆车会不会半路抛锚。

        目标,怎么定,怎么找?

        五三一。

        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干一年。

        不用让自己显得很忙碌。清单上的事件,有两三件,甚至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够了。

        这件事做成了,顶得上其他千件万件。

        选路径

        到底要走哪条道。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战略。

        战略,是回答“如何”的问题,是回答“路径”的问题。

        规划好路线,车子能开得平稳一些,不会走偏。

        然后,在过程中,不断纠偏。

        什么意思?就是复盘。

        守原则

        也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实际上,就是游戏规则。

        你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要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打击的。

        行动:从0到1

        知识分为两类:隐性知识VS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知识。

        隐性知识: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

        比如,当驾校教练把一个步骤教给我们的时候,各种注意事项和方法都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们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就是学不会呢?

        难道不是应该懂了就能做到吗?

        因为开车是一门技能,它需要涉及到运动,它需要涉及到行动。

        而一切涉及到运动、涉及到行动的知识,都必然包含隐性知识,这部分隐性知识根本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我们无法从他人那里学到,只能自己去行动中体会。

        行动才是改变的起点

        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情绪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285]

  • 最好的人生是:五忙,一闲[291]

  • 所有的内耗,都有解药[348]

  • 改变困顿处境的关键[342]

  • 位置不同,不必解释[368]

  • 若你有看不透、想不通、意难平,请看看大师给人的绝妙回复[50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不可思议![503]

  • 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782]

  • 内耗:世上最无用的一件事[612]

  • 佛经里藏着的秘密(一)正当的饮食和作息,是为养生第一诀[635]

  • 今日立春:立德,立命,立行,立下一年好光景[681]

  • 到了一定年纪,不会管理自己,所有养生都是徒劳[707]

  • 命运的十大玄机[704]

  • 比阳性更可怕的,是你的“疫情心态”[661]

  • 顶级的养生:心宽、少虑、多笑[594]

  • 所谓幸运,就是你有能力改变自己[685]

  • 高质量养生,从改变认知开始[844]

  • 告别四种负能量,生活会越过越好[644]

  • 语言、行动、心念、心口意决定了你的人生![768]

  • 臣服不等于摆烂!透过臣服,放下掌控,与生命完全合作[88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