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7]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5]

  • 十问时间[116]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14]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30]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4]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5]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4]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7]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270   时间:2022-3-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3月3日    佛学研究网

        有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

        有一种处世方法叫“放弃”,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重要的是放弃之后就不要悔恨。

        有一种方法叫“放置”,放置不是闲置,今天无头绪可能明天有条理,因为事缓则圆,事缓就有变。

        有一种管理方法叫“放手”,管理不是紧紧抓住,更非事必躬亲,而是有条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捆住了手脚当然就无活力可言。

        有一种思考方法叫“放飞”,放飞思绪才会天马行空。创造源于想象,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

        有一种表达方法叫“放声”,若不影响他人,不妨放开喉咙,压抑是致病的罪魁祸首。需要注意的是,放声之后应知道何时收声。

        有一种观察方法叫“放眼”,能放眼时就放眼,高山流水、云卷云舒,远比眼前风景好看得多。

        有一种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种比赛方法叫“放开”。

        有一种养生方法叫“放怀”。

        放弃是一门艺术,它不是叫你盲目的逃避,而是要你明白痛苦的维系还不如放弃!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快乐,让他幸福,使那份感情更诚挚。如果你做不到,还是放手吧!放弃何尝不是另一种美丽!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放,作为生存之态,是画龙后的点睛,是深刻后的平和。罗梭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10个哲理笑话,让你顿悟人生[645]

  • 三个小故事,让你茅塞顿开[726]

  • 从白居易的诗里看“禅”的意境,字字珠玑,惊艳千年![2044]

  •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2324]

  • 两个和尚的对话,充满哲理[2898]

  • 马克思、爱因斯坦、鲁迅、梁启超……世界名人怎么说佛教?[4202]

  • 唐寅《警世诗》的人生哲理 [刘超][4720]

  • “法演四戒”的人生哲理 [常静][2902]

  • 人生哲理“三道茶”[5185]

  • 一个“放”字 千般哲理[2930]

  • 浅解“弥勒菩萨偈”中的人生哲理 [圆缘][9858]

  • 哲理中国画,智慧小品文(六)[8651]

  • 哲理中国画,智慧小品文(五)[6555]

  • 哲理中国画,智慧小品文(四)[6484]

  • 哲理中国画,智慧小品文(三)[10209]

  • 哲理中国画,智慧小品文(二)[7066]

  • 哲理中国画,智慧小品文(一)[10001]

  • 禅的哲理内涵与审美内涵[3300]

  • 几个禅宗小故事醒悟人生大哲理[7021]

  • 初期佛教生死观之哲理试探─以缘起理论为核心之探索[664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