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5]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4]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1]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1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3]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4]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6]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4]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佛学是内学 学佛是内求
     
    [ 作者: 觉真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290   时间:2022-3-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3月3日    佛学研究网

      佛教本是佛陀的教化,是人类的生存智慧。佛法开启我们认识生命,了知生命,并且寻求生命的安顿与超越。它不是用占有、侵吞、夺取、向外部寻求的方法,它寻求的是自心,是自性的回归与净化。佛教的缘起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方面点明了人的存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佛教伦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佛教的本质是生命关怀,关怀生命。生命是什么?佛法的回答是〝色心不二〞。色(物质)心(精神)二者不可分割,二者是统一体。佛法中的〝色法〞、〝心法〞二者,是作为统一体而存在的,这是生命世界的本质。西方世界,叫〝存在即其本身〞,〝存在即是真理〞,佛法恰恰鲜明地指出了这个〝存在〞是〝色〞与〝心〞的存在。〝色心不二〞,即是佛教的生命观,佛教的存在论。

        色法,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山河大地、外部环境的关系;心法,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我、人与自心的关系。把这二者统一起来,正是人的生命与宇宙相连相通,生命与自我心识相依相存,二者不异不离,二者缺一不可。这是〝色心不二〞。
       
        生命的存在,是在客观环境中的存在,是在宇宙空间的存在,不仅人类如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宇宙中的一部份,都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整体中的一部份。彼此相关相连,相互影响,因此,人、生物、环境,三者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就叫〝依正不二〞。依,是依报,即大地、环境、整个宇宙。正,是正报,即生命主体。从客观现象来说,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是两者,但作为彼此的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共生共长,却是一体,所以叫〝色心不二〞,〝依正不二〞。
     
        这种对生命的辨证了知,使佛教从一开始就把尊重生命、尊重人的价值作为伦理的出发点,它不仅仅是只尊重人的生命,而是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命。〝众生平等〞的理念,既是非常理性的,也是非常道德的。难怪它要把尊重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抑制暴力、拒绝杀生、拒绝任何对生命的伤害,看作是人类的一条道德底线了。

      由生命关怀,关怀生命,进到上承佛的解脱之道,下化法界有情众生,具体体现于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成了佛教弟子的誓愿、誓言、份内之事,根本不需要花国家一分钱,分社会一分利,就能够养成互谅互让、互相关怀、道德自律、慈悲待人的善心善行,这种有疑难内求,有障碍内化,有染污强调自我内心净化的自救功能和对一切苦难面对、承担、接受、安抚、转化作用,最能事先化解精神疾患于无形,化解矛盾冲突于未萌,这不是比一切法律制裁、命令约束、行政措施更为自觉、自主而更有效的社会稳定力量与发自心灵深处的内在动力吗?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92]

  • 学佛的人,这七首偈颂很重要![183]

  • 刘勰与佛学[214]

  • 学佛的人吃了亏吗?[322]

  • 如何判断自己学佛有没有进步[340]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弯路?[461]

  • 年纪轻轻就学佛,会不会消极了点?[557]

  •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645]

  • 怎样学佛才是最有效的?[711]

  • 从信佛,到学佛,怎样跨好这一步[827]

  • 学佛入门者如何选经?[715]

  • 弘一法师:青年人学佛修行需要注意这四点[1314]

  • 学佛快速入门的方法[1315]

  • 学佛不只是教我们做人[1134]

  • 学佛不要学成“孤家寡人”[1056]

  • 如何面对越学佛越不顺的问题[1034]

  • 很多人分不清儒学和佛学[1400]

  • 学佛不要贪太多[1420]

  • 学佛,当亲近善知识[1560]

  • 佛学的人生道德[13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