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4]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4]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2]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1]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3]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佛教故事:心境还须自己开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611   时间:2022-2-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2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宋代有个名叫张九成的居士,原为侍郎,中过状元,也算是一个文人士大夫了。但他放着官儿不好好做,却偏爱谈禅说道。

        中国文人士大夫参禅学佛,大多是附庸风雅,闹着玩的,充其量以此排忧解乏而已。因此,十之八九的人,谈禅不知禅,学佛不知佛。

        张九成也是这样。他读了不少禅书佛典,也参拜过许多禅师,但仍是“久之无省”,始终不能开悟。

        有一天,他去拜访大慧宗杲禅师。

        宗杲禅师问他:“你来干什么?”

        张九成说:“打死心头火,特来参喜禅。”

        大慧宗杲禅师的法号叫“妙喜”,故张九成说“特来参喜禅”。

        宗杲禅师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老禅师。《五灯会元》说“学者仰如星斗”,足见他的地位和影响是很大的。老禅师见张九成急急忙忙地一大早就跑来朝庙,刚一见面就口称要“参喜禅”,即知来者根基不深,机缘未至。于是便用一句戏言,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宗杲禅师听了他的回话后,即对他说:“你为什么起得这么早啊!难道不怕家里的妻子同别人睡觉吗?”

        张九成听了,顿时火冒三丈,气咻咻地说:“你这个愚昧无知的老秃驴,怎么敢说出这种话来?亏你还是一个出家人,竟然……”

        宗杲禅师忙用手势止住他说,我轻轻这么一扇,你就大为光火。像这样的话,怎么能参禅呢?

        接着,老禅师又对他说,大海常被人唾骂;秋月常被人轻视;明镜常被人挫伤。你见它们发过火,生过气吗?没有。它们处之泰然,安然不动,闻而未闻,听时不惑,事过不留。为什么?因为它们的本体之心,一片明净,一片空灵,既深又广,既刚又柔,能容纳一切,又超远一切。故能见人之所未见,忍人之所不忍,岂是区区一句笑话、一点点不顺心的事能动其心的?

        又道,禅者之所以为禅者,应在于他心如大海那样的深邃宽广,似秋月那样的皎洁柔情,像明镜那样的明亮清纯。所以禅者方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布履一双,踏破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张口即佛,人人都是菩萨;与人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这样,他怎么能被外缘所牵动呢?

        又说,人生之真谛,本来就很单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眼横鼻直,生老病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何等自然,何等简单明白。大可不必无事找事,惹一堆烦恼。

        这就是禅者的境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生[232]

  • 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都是水到渠成的[352]

  •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456]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563]

  •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576]

  • 想不到佛陀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极简,但绝不马虎[779]

  • 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精神上的自律![771]

  • 心静,心净,心境[776]

  • 真正的修行:不是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1030]

  • 有一种累,叫想太多[638]

  • 克服焦虑,五种不为人知的自然方式[900]

  • 惊人的四大定律[1102]

  • 髡残说:我这辈子有“三大惭愧”[1197]

  • 心态、心境、心性[2415]

  • 悟透自己[1484]

  • 生活不顺时,牢记这四句天规,福报自然来[1714]

  • 最清醒的几句话,治愈所有迷茫[1292]

  • 风景依然,心依然[185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