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1]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7]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49]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生活总是五味杂陈
     
    [ 作者: 静波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772   时间:2022-2-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2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生活总是五味杂陈!我们的人性当然也很复杂。现实中的人性有几种表现,这也是我们的思维局限所决定的。这几种表现是:

        第一种是枭雄文化。什么叫枭雄呢?很多人都读过《陈涉世家》,它是司马迁所着的《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陈涉世家》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造反时说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留了种吗?可见,当时的人们,就有谁都不服谁的观念!理由似乎说得过去,但是如果走极端,恐怕就很麻烦!

        所以这种文化也伤害了我们的国民素质!如果谁都不服谁,那么最后不就乱了套了吗?所以我们要有敬畏感!要去尊重别人!这其实比较不容易!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要我们去努力的!努力才可以为尧舜!如果不去努力,那不就是占山为王了吗?要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应该有整体大局观念,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这个寺院我是住持,就可以胡来。

        第二种是不妥协文化。因为我们做事,很多时候就像赌博似的,赌赢了就赌赢了,赌输了就赌输了……其实双赢才好。合作或者妥协是双赢嘛!我们现在讲的命运共同体,正是双赢!为什么佛教讲随喜功德?因为面对现实,大家不再自以为是,跳出自我的局限,认同别人,利益自己!别人有好事,如果随喜赞叹,那本身就是受益者;如果一味地强调说:“他还不如我哪!”游戏不但不能继续了,而且我执也无法改变!那么,佛法就不会有生命力!

        佛教提倡“僧赞僧,佛法兴”!我想,这个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在大家相互赞叹的时候,佛教是有未来和希望的,我们自己也是有希望的!说:“他身上有很多优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慢慢地,每个人都会可爱!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自己可爱!因为我们可爱了,别人才会爱我们!当然,我们可能琢磨半天,也没有找出自己有什么可爱的地方……这也很麻烦。当然,可爱不是没有底线!

        第三种就是推卸文化。什么叫推卸文化?就是不负责任嘛!遇到事情找借口:这事儿不是我干的,那事儿不该我干……所以佛教的精进就告诉你:马上要行动,时不我待!舍我其谁?菩萨应该担当,应该负责任!如果谁都不行动,那么这个佛教还有希望吗?所以今天有这么多人来听经,让我倍感惊讶,出乎我的意料。我记得,前几次好像没有这么多人,你不用笑,事实是这样的嘛。

        面对现实,我们无需要唱高调。说我们是菩萨,那等于是玩笑!”我们要做菩萨,行菩萨道,那才有意义,才有说服力。否则,我们慢慢会唱不下去的!为什么唱不下去?那是因为,佛教不是一个人唱的!唱戏要有主角,要有配角,要有红花,要有绿叶,一个人怎么可能唱?佛教缘起论的和尚,就是告诉我们:合作双赢!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臣服不等于摆烂!透过臣服,放下掌控,与生命完全合作[712]

  •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673]

  • 静波法师:忍辱,不是让你做缩头乌龟![1056]

  •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后面两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1753]

  • 该醒醒了!所为何事竟遭静波法师一记棒喝[1610]

  • 从生死困扰中走出来,这才是我们的归宿[1611]

  • 选择了信仰就需要面对与担当[1683]

  • 净慧长老:空掉自己面对现实[1901]

  • 情绪就是无明的业力![2199]

  • 只有践行慈悲和智慧,才能具备解脱或者成佛的资粮[2415]

  • 泪奔!人们对出家人的误解太深了![2535]

  • 修行就是让自己不断地可爱起来[1761]

  • 静波法师:这种学佛人,不是被忽悠,就是在糊弄自己[1980]

  • 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离苦得乐[2369]

  • 佛弟子在世间要完成四个缘,但千万不要攀缘[1972]

  • 无我是学佛的方向[2096]

  • 人生有四难 遇到了要好好珍惜[1836]

  • 静波法师:我死的时候会和自己说这四个字[2040]

  • 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2142]

  • 佛教徒如何避免陷入狂热极端[191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