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常,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我等众人应当学会放下,继发无上菩提心。
01 放下,很难,但必须
今天,跟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聊天。
她的朋友圈停更了将近半年。我出于担心和想念,就联系了她,问她生活状况才得知,她辞去了一切都好的工作,这半年来,她一直都在重新审视及重建自己的人生。
她曾在一家出版社上班,一毕业就在该社做事,担当了不少部门事务,学习能力特强,部门元老,特能扛事。
人生很奇怪,她从来没有想过好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也从没有如此认真对待过一件事情。
她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工作,为了完成各项事务,不断自我学习,不断自新、统合、提升……
但是,世间疮痍,无常变迁。今年,她所在的岗位受到了各种限制,诸多事务无法展开,她的领导跟她说,她如果有更好的发展可以出去看看。
人生真的很奇妙,上一秒她还在认真编写着文案,下一秒她的计划变成了笑话。
失去某些机会的时候,一定会有另一种机会在等待着。
在经过几番思想斗争之后,她选择了辞职,并快速决定进修深造,去系统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凭借多年出版事业的经验及业内人脉网络,她还真快速地找到了心目中的院校。
我佩服她身上的那股韧劲。坚持、乐观、有勇气。
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世事无常,有些人迎风而上,成为生活的强者;有些人回到避风港,无法成为无常迁流中的冲浪者。
那些从不惧怕改变的人,他们始终相信只要跨过眼前的坎,前方定是平坦大道。
因为每一次重新出发都带着希望的光芒。
与其在困阻中沮丧,不如迎着它继续前进,度过那些艰难的时日,相遇闪闪发光的自己。
或许,生活的意义正是在于此,坚定自己的内心,找到为之奋斗的目标。不管遇到什么困阻,依旧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从不惧怕。
02 人生不怕再出发,只怕没有再出发的勇气
让人痛苦的不是没有进步,而是没有感觉自己正在努力进步。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自身的认知决定的。
有些人喜欢躺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想升级自己的认知,其认知一直处在稳步不前的状态。
不管在哪个时代,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变化,不更新自己的认知,就无法让生命在本时代生发出适当的意义。
正如温水青蛙的故事。
当青蛙被投入高温的水中时,它会因为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而从水中跳出,得以逃生。
但是,当把青蛙放进冷水中缓慢加热时,青蛙反倒因为水温适宜而悠然自得,直到发现无法忍受持续上升的水温想跳出时,却发现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缓缓地被煮死在热水中。
青蛙贪图温和的安乐窝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待意识到危险再想跳脱出来已经为时过晚,只好被不断升温的水流慢慢剥夺生命。
或许,我们都曾是温水中的青蛙,不愿离开舒适区。
当我们在某个环境中如鱼得水、悠闲自在时,我们就很难想象也不愿想象困难将会如何来临,既不愿意前进,也不愿意改变。
享受舒适区的生活本身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放任自己长久地沉溺于此,就会固步自封于狭窄的天地,失去自我价值感、拖延症加重、不健康关系带来的负反馈等等都会随之发生。
在舒适区内,我们会因为安逸而变得盲目,忽视一些坏习惯对身心的危害,怕麻烦而纵容坏的事情、坏的人际关系继续发展,甚至忽视周身环境的危机。
就像温水青蛙那样,当许多人发现自己在安乐窝中畏缩许久并受到生活的打压时,能力已经丧失,习惯已经养成,对固有的环境与人际关系心存希望且耐以生存,被心理惯性操纵着一次又一次重复着错误的行为。
到那时候,我们再想挣脱出舒适区的温暖怀抱也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因此,想要改变这些,有所增进,必须学习着去突破我们的心理舒适区。
拒绝成为温水青蛙,我们总要试着迈出舒适区,脚踏实地,当我们敢于挑战自我时,或许一切都会变得豁然开朗。
03 进修深造,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
临济禅师向亲教师黄檗禅师告辞他去。
黄檗禅师问:“你要到哪里去?”
临济禅师答:“不是到河南,就是去河北。”
黄檗禅师当场就打临济禅师一拳,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回打他一巴掌。
黄檗禅师被打后,哈哈大笑着呼叫侍者:“你去把百丈先师的禅板和经案给我拿来!”
临济禅师也高呼道:“沙弥!顺便将火拿来!”
黄檗禅师说:“我话虽然如此说,火也烧不着的,你尽管去吧,今后你必须堵塞天下人的嘴巴!”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就这件事问仰山禅师:“像临济的言行,是否背叛了老师黄檗?”
仰山禅师说:“并非如此。”
沩山禅师问:“你的想法究竟如何呢?”
仰山禅师说:“只有知恩的人才懂得报恩。”
沩山禅师问:“在古代圣贤之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仰山禅师说:“有的,只是时代已经很远,我不想向老师叙述。”
沩山禅师请教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可是我并不知道,还是请你说说看!”
仰山禅师说:“例如《楞严经》中,阿难赞叹佛陀说:‘我愿把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给像尘埃那么多的国家和众生。’其实,那就叫做‘报佛恩’,这不就是报恩的实例吗?”
沩山说禅师:“原来如此。”
在禅宗史上,黄檗希运禅师和临济义玄禅师传承的禅法叫做临济宗,沩山灵佑禅师和仰山慧寂禅师传承的禅法叫做沩仰宗,他们同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
沩山禅师的年岁比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都长,而且宗风不尽相同,能一再推崇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此亦即所谓量大德大,恩大禅大了。
04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我特别喜欢佛法中的“大雄无畏”“勇猛精进”。
在《无量寿经·卷上》有说道:“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
勤奋修行,勇于破除一切贪瞋痴的障碍、束缚,精专于修法上,不起分别颠倒,不断进取,不复退惰,向脱离一切苦难、超脱生死的境界奋进。
找到自己的心,依心起修,修一切善法,修一切智慧,完成生命的自在与庄严。
让一切和你有缘的众生感到跟你在一起很舒服、很自在,能安心,无有恐惧,甚至因为你的存在,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心,从而不再迷惑,也完成他的生命的自在与庄严。
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但只要有奋力前进的愿心以及行菩萨道的发心,行动是有力量的。
承蒙愿力和佛力的加持,修习广大无上之法,培植清净无染的福德与智慧,践行佛法的事业,在业果净除的路上法随法行,会与道近成的。
世出世间,不离发心和愿力,有目标,有方向,就勇敢地去实践吧!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但愿你我,安身立命,想法和行动合一,所行无逆,成办诸事。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