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1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06]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17]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4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27]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70]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6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72]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75]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30]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84]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6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佛说:放下,便是拥有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07   时间:2022-2-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2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常,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我等众人应当学会放下,继发无上菩提心。

        01 放下,很难,但必须

        今天,跟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聊天。

        她的朋友圈停更了将近半年。我出于担心和想念,就联系了她,问她生活状况才得知,她辞去了一切都好的工作,这半年来,她一直都在重新审视及重建自己的人生。

        她曾在一家出版社上班,一毕业就在该社做事,担当了不少部门事务,学习能力特强,部门元老,特能扛事。

        人生很奇怪,她从来没有想过好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也从没有如此认真对待过一件事情。

        她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工作,为了完成各项事务,不断自我学习,不断自新、统合、提升……

        但是,世间疮痍,无常变迁。今年,她所在的岗位受到了各种限制,诸多事务无法展开,她的领导跟她说,她如果有更好的发展可以出去看看。

        人生真的很奇妙,上一秒她还在认真编写着文案,下一秒她的计划变成了笑话。

        失去某些机会的时候,一定会有另一种机会在等待着。

        在经过几番思想斗争之后,她选择了辞职,并快速决定进修深造,去系统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凭借多年出版事业的经验及业内人脉网络,她还真快速地找到了心目中的院校。

        我佩服她身上的那股韧劲。坚持、乐观、有勇气。

        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世事无常,有些人迎风而上,成为生活的强者;有些人回到避风港,无法成为无常迁流中的冲浪者。

        那些从不惧怕改变的人,他们始终相信只要跨过眼前的坎,前方定是平坦大道。

        因为每一次重新出发都带着希望的光芒。

        与其在困阻中沮丧,不如迎着它继续前进,度过那些艰难的时日,相遇闪闪发光的自己。

        或许,生活的意义正是在于此,坚定自己的内心,找到为之奋斗的目标。不管遇到什么困阻,依旧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从不惧怕。

        02 人生不怕再出发,只怕没有再出发的勇气

        让人痛苦的不是没有进步,而是没有感觉自己正在努力进步。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自身的认知决定的。

        有些人喜欢躺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想升级自己的认知,其认知一直处在稳步不前的状态。

        不管在哪个时代,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变化,不更新自己的认知,就无法让生命在本时代生发出适当的意义。

        正如温水青蛙的故事。

        当青蛙被投入高温的水中时,它会因为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而从水中跳出,得以逃生。

        但是,当把青蛙放进冷水中缓慢加热时,青蛙反倒因为水温适宜而悠然自得,直到发现无法忍受持续上升的水温想跳出时,却发现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缓缓地被煮死在热水中。

        青蛙贪图温和的安乐窝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待意识到危险再想跳脱出来已经为时过晚,只好被不断升温的水流慢慢剥夺生命。

        或许,我们都曾是温水中的青蛙,不愿离开舒适区。

        当我们在某个环境中如鱼得水、悠闲自在时,我们就很难想象也不愿想象困难将会如何来临,既不愿意前进,也不愿意改变。

        享受舒适区的生活本身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放任自己长久地沉溺于此,就会固步自封于狭窄的天地,失去自我价值感、拖延症加重、不健康关系带来的负反馈等等都会随之发生。

        在舒适区内,我们会因为安逸而变得盲目,忽视一些坏习惯对身心的危害,怕麻烦而纵容坏的事情、坏的人际关系继续发展,甚至忽视周身环境的危机。

        就像温水青蛙那样,当许多人发现自己在安乐窝中畏缩许久并受到生活的打压时,能力已经丧失,习惯已经养成,对固有的环境与人际关系心存希望且耐以生存,被心理惯性操纵着一次又一次重复着错误的行为。

        到那时候,我们再想挣脱出舒适区的温暖怀抱也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因此,想要改变这些,有所增进,必须学习着去突破我们的心理舒适区。

        拒绝成为温水青蛙,我们总要试着迈出舒适区,脚踏实地,当我们敢于挑战自我时,或许一切都会变得豁然开朗。

        03 进修深造,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

        临济禅师向亲教师黄檗禅师告辞他去。

        黄檗禅师问:“你要到哪里去?”

        临济禅师答:“不是到河南,就是去河北。”

        黄檗禅师当场就打临济禅师一拳,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回打他一巴掌。

        黄檗禅师被打后,哈哈大笑着呼叫侍者:“你去把百丈先师的禅板和经案给我拿来!”

        临济禅师也高呼道:“沙弥!顺便将火拿来!”

        黄檗禅师说:“我话虽然如此说,火也烧不着的,你尽管去吧,今后你必须堵塞天下人的嘴巴!”

        后来沩山灵佑禅师就这件事问仰山禅师:“像临济的言行,是否背叛了老师黄檗?”

        仰山禅师说:“并非如此。”

        沩山禅师问:“你的想法究竟如何呢?”

        仰山禅师说:“只有知恩的人才懂得报恩。”

        沩山禅师问:“在古代圣贤之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仰山禅师说:“有的,只是时代已经很远,我不想向老师叙述。”

        沩山禅师请教道:“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可是我并不知道,还是请你说说看!”

        仰山禅师说:“例如《楞严经》中,阿难赞叹佛陀说:‘我愿把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给像尘埃那么多的国家和众生。’其实,那就叫做‘报佛恩’,这不就是报恩的实例吗?”

        沩山说禅师:“原来如此。”

        在禅宗史上,黄檗希运禅师和临济义玄禅师传承的禅法叫做临济宗,沩山灵佑禅师和仰山慧寂禅师传承的禅法叫做沩仰宗,他们同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

        沩山禅师的年岁比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都长,而且宗风不尽相同,能一再推崇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此亦即所谓量大德大,恩大禅大了。

        04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我特别喜欢佛法中的“大雄无畏”“勇猛精进”。

        在《无量寿经·卷上》有说道:“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

        勤奋修行,勇于破除一切贪瞋痴的障碍、束缚,精专于修法上,不起分别颠倒,不断进取,不复退惰,向脱离一切苦难、超脱生死的境界奋进。

        找到自己的心,依心起修,修一切善法,修一切智慧,完成生命的自在与庄严。

        让一切和你有缘的众生感到跟你在一起很舒服、很自在,能安心,无有恐惧,甚至因为你的存在,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心,从而不再迷惑,也完成他的生命的自在与庄严。

        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但只要有奋力前进的愿心以及行菩萨道的发心,行动是有力量的。

        承蒙愿力和佛力的加持,修习广大无上之法,培植清净无染的福德与智慧,践行佛法的事业,在业果净除的路上法随法行,会与道近成的。

        世出世间,不离发心和愿力,有目标,有方向,就勇敢地去实践吧!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但愿你我,安身立命,想法和行动合一,所行无逆,成办诸事。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117]

  • 一个人真正走向强大,要经历三次放下[278]

  • 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312]

  •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425]

  • 人生如茶,放下即是拥有[277]

  • 从无杂物到无杂念:简朴生活中的真趣在哪?[421]

  • 当你放下后,所有的奇迹都会发生![434]

  • 只有放下,才能做回自己找回自己[652]

  • 这就是爱的利息[608]

  • 佛家看得开,儒家拿得起,道家放得下[691]

  • 把你翘起的腿放下[627]

  • 看淡无常,珍惜拥有![788]

  • 一个和尚的山居感悟:特殊时期,不妨放下一些东西[675]

  • 人生那么苦,全因看不清,放不下,舍不得[1067]

  • 师父给你三个忠告:轮回的世界里,不要跟人抢道具![1098]

  •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987]

  • 放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断联,而是做到“三不”[904]

  • 当问题解决不了时,不如先放下,宇宙自然会给你答案![934]

  • 当你放下后,所有的奇迹都会发生,这是真的![1023]

  • 这样能帮助你看得破、放得下,活得愉快一点[11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