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0]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3]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3]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0]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2]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学佛之人不要错上加错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489   时间:2022-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2月2日  佛学研究网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是圣贤。然而犯错之后不能悔改,却用另外一个错误来消极的处理问题,那就是愚痴的。可能很多人在修学过程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提出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来说明一下。

        · 所行不合戒律,连功课也“不敢”做了

        经常有居士问:师父,我今天喝酒了,晚上能做功课吗?师父我今天吃肉了,晚上能做功课吗?诸如此类的问题。

        佛教五戒要求不饮酒,关于酒的概念,在经书中讲过很多,包括谷酒、能醉、酒粉、放逸之物等等。为什么什么要求不饮酒呢?因为饮酒会降低你的理智,让你的身、语、意很容易造作种种恶业,这跟你的修学目标是相反的。《大智度论》讲了饮酒的过失有三十五种,并告诫大家:“有人施酒及自饮酒,得狂愚报。”

        菩萨戒要求不食众生肉,《梵网经》说:“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在《楞严经》也讲到了饮酒食肉的过患。

        在家居士发菩提心来受五戒,乃至受菩萨戒,非常难能可贵,不过既然受戒就应该持戒。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住,应该至诚忏悔,这样罪可消灭。

        早晚功课是修行人的法宝,慈云大师说:“朝暮不规,如宝马无缰” ,修持要持之以恒,一曝十寒是不会有成效的。“二堂功课三餐饭”,吃饭是维持生命,做功课是养活慧命,应该看得比吃饭还重要。如果因为饮酒,出于尊重经文而不做功课,那是错上加错。

        · 说了一个妄语,用另一个妄语来遮掩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教从五戒开始就规定不妄语,不妄语就是不说瞎话,不说挑拨离间的话,不开不健康的玩笑等等。一般情况下,刚学佛的人,能把这几条做好,就有可能再进一步。学佛久了,或者在道场时间长的,基本都能做到,而且,能做到这些的人,他所体现的内在气质和外在气质一般都和普通人不一样了,他的言语柔和,使人愿意亲近,人际关系好。

        但很多受了戒之后的人,由于种种情况的发生,不得以就说了妄语。其实只要不犯大妄语,就可以忏悔,无论采用什么悔过方法,只要忏悔就可以让心重归清净。然而有的人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习惯性的掩饰自己的妄语。此时的掩饰其实会产生连锁反应,很严重的问题就会出现,那就是会引发更多妄语来次第掩饰。

        · 忏悔后还要犯,于是就不忏悔了

        有罪当忏悔,忏悔得安乐。佛教非常重视忏悔,如《六祖坛经》就讲到:“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但有的人会指责忏悔的人,说忏悔后还犯,忏悔有什么用,这是在欺骗佛菩萨。有很多人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于是就不忏悔了,其实这也是错事一件。

        忏,就是忏其前愆;悔,就是悔其后过。也就是改往修来的意思,原本忏悔是后不再犯。然而事实上由于业力的牵引和愿力的薄弱,很多时候忏悔是真忏悔,但最后还是会犯。当然这样是不对的,但就算是这样,总还会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是难能可贵的,总比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做坏事的人强百倍。千万不要因为做不到悔后不犯,就放弃忏悔。悔后犯本来错了,再丢掉忏悔的行为,那就是错上加错。不论如何,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有错误,一定要能忏悔,下决心、想办法改正错误才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你是个冤家!有些怼人语录竟然很佛教[224]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一生错![855]

  • 疾病是另一种爱,它提醒我们从错误中醒来[745]

  • 错误迷谬,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无遗[965]

  • 戒律的现代价值与意义[1181]

  • 这堂课必须上!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每条都受益终生![1392]

  • 佛说,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2168]

  • 兰翠:从《唐语林》看唐代佛教的世俗化[3247]

  • 信口开河+忽悠,摊上妄语业,这事可挺大[1811]

  • 佛教戒律和唐代的律宗[3934]

  • 修行的两个方便,你知道吗?[2750]

  • “说谎”只是件小事?NO!它会导致诸多可怕后果[2451]

  • 修行需要注意这四种“居士”,你身边也有吗?[3192]

  •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1928]

  • 学佛人容易犯的7个错误,看看你中招了没[1719]

  • 戒律的作用和意义[2094]

  • 五种障碍偷走善根和功德[2045]

  • 家家都有监控器,人人都是大数据——恭迎监斋菩萨圣诞!迎小年 祭灶神[2038]

  • 佛弟子最容易“错上加错”的8件事,你中招了吗?[1893]

  • 有罪不忏悔,修行就修不上去![220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