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1]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5]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0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 作者: 净界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594   时间:2021-11-17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1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不能够跟真如理相应,不可以,带名言的。但是你在真见道的时候是没有名言的,是无我无我所,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一切法不生的境界。但是你从真见道以后到了相见道,又出现名言了。但是这个名言是一种方便,你开始要去引导众生了。

        你看六祖《坛经》上有一个南岳怀让禅师,怀让禅师他最初去参访六祖,六祖大师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怀让禅师答不出来。禅宗讲话不是讲你的色身从里来。他问你这一念心,你这一念分别心是怎么有的呢?为什么有分别心呢?你从什么地方来?他答不出来。答不出来就在六祖大师的座下学习了八年。

        你看,为了这句话,在六祖大师座下学习了八年,他有一天,哦,我知道了,他跟大师说,我知道我从什么地方来了。六祖大师又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怀让禅师说,说是一物即不中,讲出一个东西,那就不是那种境界了,那个东西是离语言文字的。

        六祖大师再继续考他,还有修证否?你这种理还可以修证吗?他怕他断灭。他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六祖大师说,是的,只此染污即不得,即是三世诸佛之所护念的正法,这个染污不得的清净心,就是三世诸佛所传的正法。染污即不得,修证即不无,就是一个中道的真如,染污即不得是离相,修证即不无是离开空。

        所以,说一个真实见道的人,他能够假借语言文字来表达道的内涵,一定可以的。所以我们说一开始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里面体会道。你得到道以后,你也可以从你内心的道表达出很多的文字,而这些文字你不一定学习过,不一定,但是你能够模仿真见道所有的功能,以诸言说等善巧,来化度有情,来引导这些有情也能够悟入你心中所谓的道。这就是相见道,这个是后得智所收摄。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230]

  • 学佛的人,这七首偈颂很重要![272]

  • 学佛的人吃了亏吗?[373]

  • 如何判断自己学佛有没有进步[367]

  • 茶中不会变的,那就是道[417]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弯路?[504]

  • 年纪轻轻就学佛,会不会消极了点?[580]

  • 怎样学佛才是最有效的?[740]

  • 从信佛,到学佛,怎样跨好这一步[855]

  • 人生处处是道,心不在即无分别[860]

  • 学佛入门者如何选经?[732]

  • 弘一法师:青年人学佛修行需要注意这四点[1359]

  • 学佛快速入门的方法[1339]

  • 学佛不只是教我们做人[1168]

  •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1429]

  • 学佛不要学成“孤家寡人”[1076]

  • 如何面对越学佛越不顺的问题[1043]

  • 学佛不要贪太多[1440]

  • 学佛,当亲近善知识[1582]

  •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谚语中,蕴含着佛法的大智慧[186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