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0]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5]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6]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47]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7]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59]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4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 作者: 圣玄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670   时间:2021-11-11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11月11日    佛学研究网

        信:相信“阿弥陀佛”,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暇满难得,快去净土”。所谓“暇”,不是单纯指有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有机会,有学习解脱之道的机会,能够遇到真正离苦得乐的方法。

        每个身处无暇、不得圆满、身心不自在的众生,好希望我们都能牵住阿弥陀佛的手,生到极乐世界,永不失安乐,终至大解脱。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你相信他存在吗?

        真正探寻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苦源自于每个有情自己的烦恼与业。单纯靠外力的拔济并没办法根除苦痛,单靠环境的腾挪也斩断不了烦恼的侵袭。

        这也正是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佛陀了知众生善业孱弱、烦恼炽盛,单靠自己的摸爬滚打,与苦痛撕捱都耗尽气力,遑论修善断惑呢,故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悲大智大雄力,为众生创造的安稳的学习环境,这并不是像外道所幻想的虚妄天国。

        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能够从一切烦恼苦痛中解脱,相信觉悟者的慈悲——愿意为众生创造解脱的顺缘,相信觉者的力量——能够运用他对因缘法则的彻底了知来创造这一方净土。

        “极乐世界”,这个名字充满了吸引力,给每一个想从痛苦中出离的众生以安乐解脱的希望。

        虽然往生净土并不代表已经彻底拔除惑、业、苦的根源,但是在这样清净的环境中,有无数善友的摄受,可以让每一个真心寻求解脱的人,在这里常逢胜缘,一切杂染皆不现前,而是一心一意地在觉悟的道路上前进。

        愿:离苦得乐,是所有众生的心愿

        前几日去医院,出来的时候正是冬雨料峭,看到一位光着脚的老妇人,蹲在小饭馆门口吃馒头,她的脚板和脚背颜色相差很大,或许是很久没有穿过鞋子了,馒头沫像碎屑一样粘在她的嘴边和塑料袋上,不晓得这个馒头是多少天前的了。

        想起包里还有两块饼干,掏出来递到她的手上,念了两声“阿弥陀佛”,看到她蜷缩在墙角下,面无表情地接过饼干,她的嘴巴蠕动了几下,似乎也是念了几声“阿弥陀佛”。

        那两块饼干很甜,不晓得她多久没有吃过这样甜味的食物了。但更开心的是阿弥陀佛的种子能够在她的心田里种下,娑婆世界实在太苦了。

        苦有很多种,有生存的窘迫,有疾病的负累,有道德的困境,有情感的伤痛,还有修行的艰难……“离苦得乐”是所有众生的心愿,“度一切苦厄”是佛法行者的初心。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够从痛苦中解脱,有的觉者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在苦难的五浊恶世示现成佛,给深陷苦恼的有情指引希望,有的觉者像阿弥陀佛这样,在清净的极乐世界示现成佛,为大众创造安稳的学习环境。

        在拔出种种痛苦的修行之路上,既需要有在浊世修行的经历,也需要有在净土修行的时光。对于善业薄弱的初业行人而言,在五浊恶世,暇满难得,多有退缘,虽有悲心,力不堪能,若生净土,依托胜缘,则容易修行增上。这样做并非是舍弃众生,而是深入学习,增强利益众生的力量。

        快快发愿去极乐世界吧,常得善知识摄受,于菩提道上得不退转,必达无上道。

        行:既要有浊世修行经历,也要有净土修行时光

        曾经在日本京都永观堂瞻礼这尊“回头阿弥陀佛”圣像,在圣像前念佛发愿时,想到了那个动人的故事。

        有一天清晨,永观和尚在念佛经行时,见到一尊阿弥陀佛圣像从佛坛上走了下来,并且与他一起经行。永观和尚惊喜交加,赞叹不已,却见那尊圣像又回头凝望着自己,眼神中满是关切,他听到阿弥陀佛对他说:“永观,太慢了!”

        后来,这尊回头阿弥陀佛圣像就保持着这个凝望着念佛人的姿态,被供奉至今。

        瞻仰这尊圣像,想到“太慢了”的呼唤,不禁热泪盈眶,阿弥陀佛恒垂手,大悲无倦常照我,以拔济众生的本愿为慈航,永远地摄受着众生。

        无始劫来,你我已历经尘世千般苦,即使是今生短短的几十载,也容易发现在苦难深重的世间,总是苦多乐少,偶有的一点点轻松快乐,则总是转瞬即逝,若要修学断苦,更是哀叹暇满难得,违缘甚巨,此时方晓得,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珍贵。

        在这恶业炽盛的末法时代,对于我们绝大多数障重众生来说,即使下大力气,或许净土法门是唯一能够修成的法门了。

        若说愿力,可叹自己空愿无力,若论业力,更惧自己满目恶业。幸而有慈悲导师的本愿之力为依怙,切不可再温吞犹豫,错失良机。

        要拿到极乐世界船票,时时与佛菩萨常聚一处,分享受用这无量的法喜妙味,虽不必积集圆满佛果的一切功德,却也必须积集与之相应的善根福德因缘。

        正如阿弥陀佛对永观和尚关心地嘱咐,诸佛本愿宏深,我们凡夫要有“慧根”,还要“会跟”,以信愿行念佛,兼修净业三福,乃可万善同归,与阿弥陀佛本愿相应,在茫茫苦海中,速速乘上安乐解脱的大航船。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的是什么?[815]

  • 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1143]

  • 试述阿弥陀佛本愿道德的大乘空义[1651]

  •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1926]

  • 善待人生沧桑,静观尘世流年​[3119]

  • 佛经中的愚人,原来竟是尘世中的你我[3066]

  • 妙莲老和尚:“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2251]

  • 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2651]

  •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2550]

  • 佛教中国漫谈之1.一句阿弥陀佛传承的是文化[2255]

  • 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2506]

  • 会批评你的人,都是你的贵人![2695]

  • 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3220]

  • 念一句阿弥陀佛,给一粒米,看似无情胜有情![2833]

  • 佛识慧集(十六、十七):药师琉璃光如来、阿弥陀佛[2750]

  • 阿弥陀佛的身相与慈悲[2973]

  • 今日恭迎阿弥陀佛圣诞!祈愿众生离苦得乐,早开智慧,究竟解脱![2513]

  • 人生最贵的是什么?[1815]

  • 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纪念日:他带123人亲见阿弥陀佛[5711]

  • 不论何时,总有一个阿弥陀佛在心里[239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