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坐禅的时候,因为身体和业障的原因,常常会出现种种病相,于扰我们的修行。这就是禅病。禅病有多种多样,有属于身体方面的,也有属于精神方面的。
按禅经上的讲法,禅病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四大不调”。四大不调,每一大都会产生101种病,共有“四百四病”。比如水大不调,它本身就是一种病,再加上它连带可能引起的100种病象,共有101种病,象脬肿、燥热等等,就属于这101种病相之一。
第二种原因是鬼神作用或者魔王干扰。比如,在修禅定的时候,如果没有发起菩提心、回向心,只求个人福报,鬼神就不会拥护你,这时,魔王就会来干扰你。因为,如果你修禅定修成了功,出离了三界,就不再是魔王的眷属了,所以魔王要来干扰你。为避免鬼神的作用和魔王的干扰,发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种原因是自已的业报所感,也就是“业障”或“业障病”。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过去种下的苦因所感的苦果。
一切禅病的原因,都不外乎这三种。
与此相应,病相也有三种:四大不调的病相,五脏的病相,五根的病相。其中,四大不调是引起五脏、五根生病的原因。四大不调必然会有病相表现在五根和五脏上面,这个懂一点医学的人都知道。
首先、四大之病相。地水火风四大关系失调,失去了平衡,就会引起疾病。所谓失调就是指某一大的力量过盛,或者不足。地大增盛就会引起身体枯瘠(枯瘠就是瘦),没有色泽和光彩。水大失调就会引起身体浮肿。火大失调就会引起身体寒热无度、口干舌燥、大小行不利(大小行就是大便、小便)。风大不调就会引起身体行走不稳,虚悬不定,气急不畅。实际上,如前面所说,每一大失调都会有101种病象,这里只是对每一大的失调举了几个常见的典型病象罢了。在打坐的时候,如果身体不适,大家可以自己观察、体会,看看自己身体不舒服究竟是由哪一大引起的。
其次、五脏的病相。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心肝脾肺肾和五官有相对应的关系。心主口,肝主眼,脾主舌,肺主鼻,肾主耳。
心脏不好的人,肯定吃饭没有胃口,口干,身体寒热不调,口里面好象经常缺水份。如果是肺有病,身体就会感到膨闷,如胸闷鼻塞,等等。如果是肝脏有病,就会常常愁忧不乐,悲思无度,或者嗔恨心比较重,头晕眼疼。如果是脾脏有病,就会觉得身体表面好象有风在吹,通身不舒服,痒闷头疼,吃饭没有味道。因为脾主舌,它与味觉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肾脏有病,就会出现咽喉噎塞、腹胀耳鸣、腰疼气短。
五根——眼、耳、鼻、舌、身的病相,与五脏大体差不多。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修行人只有当身体非常健康,五根、五脏、四大各方面都很协调的时候,用功才容易进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