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0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9]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5]

  • 十问时间[15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8]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修行是让生命力阳光起来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60   时间:2021-9-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9月2日  佛学研究网

        学佛人要明白一点,一切都是业力的化现。

        佛教讲的,依报和正报。身体是正报,有的人六根不具足,或者身体长的美和丑,健康和疾病等,乃至聪明和愚痴,都是正报。

        依报,你周围的环境,遇到的人,乃至你的婚姻家庭,都是依报。

        也就是说,天地万物宇宙都是我们业力的显现。有的人一出门,就遇到坏人,婚姻也遇到坏人,做生意也被骗,这都是自己的业力所化现的。

        文殊菩萨曾经考验过,把自己的钱财扔在马路上,看有没有被拿走,结果三天三夜后,钱财还在路边。

        文殊菩萨说,因为早在五百世前,我已经断了偷盗的业了,所以我的东西也不会被偷走了。

        佛教讲的,自作自受。先承认自己有这个业力,然后你去改变,就比较简单了。

        世间人不懂得佛法,但他认着命,我就是这个苦命,劳碌命,他一辈子受苦劳碌,但他身体受苦,心不受苦。

        你说他有没有受到果报?有的,但他起码不那么苦了。

        最不好的,就是不认命。遇到问题就会去抱怨,丈夫不好,家庭不好,上级不好,社会不好,总之都有抱怨的原因。这就是不认命。

        命就是业力。你要先承认自己有这个业力,你才能转化他。你都不承认自己的业力,你要如何去转化呢。

        第一步,先认命。要认识到自己的福报大小。有的人做生意,就选择最赚钱的去做。

        其实大钱靠福报,小钱靠努力。先认命了,你就不痛苦了。

        别人能享受,能赚大钱,是他们的福报。我们只有随喜赞叹。我们福报小,应该要惜福,不要攀比。

        能赚大钱,善缘结的广大,智慧比较通达,这都是他们修来的功德。

        我们要随喜赞叹,要学习他人的优秀的品质。比如赚大钱的人,一定是内心富有而且勤于布施。

        长的庄严的,一定是修忍辱修的比较好,善缘广大的,都是广利他人,奉献他们的。

        世间一切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收到多少,这就是要认命,认过去的业力。

        认命以后,第二步就是改命,改命从哪里开始?我们都知道,心好命就好,就是从心开始。但是普遍人都在把心看成了大脑思维,其实不是的。大脑的思维是没有力量,真正的心,应该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生命力才能转化我们的色身。

        有个问题,有的人看这个社会就是黑暗,常觉得商人都是奸商,当官的都是贪官,男人有钱就变坏。

        总之,他看不到社会的好的一面。加上报纸一直在报道坏的新闻。哪怕看到了好新闻,他也觉得是一种炒作。总之,他无法相信社会的美好。

        他无法相信社会的美好,也无法相信亲情和感情的美好。他对人,总是有防备之心,乃至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是有防备。

        我见过一个人,她刚认识了一个男的,要结婚,因为买了一套房子,女的想要让户名要记在两人的名下,但男的不肯,说只要记在男的就好。女的就很纠结,她很担心,假设以后男人不爱我了,要跟我闹离婚,我要是离婚了,房产都是对方的,我不是很没有保障。

        她为什么会想这个问题,还没有结婚,就想着离婚的房产的问题。这就是大脑思维发达的结果。她的手纹非常乱,我知道了,是她身体内有许多能量结点,堵住了,所以脑袋就有乱七八糟的想法。

        社会本来如此。从古到今都是古人,古代有圣人,今天也有圣人。今天有出现杀人犯,强盗等等。

        佛陀时代也照样有。你看佛经记载,因为有杀父母的罪行,佛陀才讲了《无量寿经》,讲净土法门。因为有妻子对公婆不好,佛陀才讲了《玉耶女经》。这时,你就知道了,每个朝代都是如此。

        社会本来就有阴有阳,为什么有的人只看到黑暗的一面,所以他走出去,就觉得每个人都面目可憎。这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什么问题?就是内心有许多阴暗的能量结,他反射出来后,看到外面的也是黑暗。

        修行要改变心,是让心的阳光的生命力给绽放出来。

        如果你一直强化自己的阴暗一面,会越来越走向黑暗,走向悲观。真的修行,就要从转化这个身心开始,身心转化了,宇宙万物,外界环境也跟着转化。

        为了不混淆对心的定义,我们命名为生命力。生命力是阳光的,仁义的,就像是种子一样,能成长的。生命力和身体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修行就是要把这个生命力给绽放出来,好像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绽放一样。

        比如古代中医就认为,人体内五脏偏颇者,邪心而善盗。就是五脏有问题,这个问题是信息量储存的问题。脏在繁体字,是月字旁加上藏,月在古代是通肉字。也就是说,五脏,其实是五个能藏的肉的能量点。那么五脏藏什么呢?

        五脏藏的,心藏神,肺藏魄,肾藏志,脾藏意,肝藏魂。也就是五脏藏着这个五样生命能量体。那藏着的东西,有分为善的,跟恶的。如果你知道藏着恶的信息体,那体内就阴性增长,那你看社会就会很阴暗,什么东西都往坏处想,这就是糟糕了。

        修行是先要让自己的生命力阳光起来,你色身内的负面的能量体减少一些,越阳光,到最后就是一种境界:身如琉璃的境界。这时,你看什么都是圆满的,都是光明的。

        修行是让自己的生命力中充满阳光,犹如极乐世界,犹如天堂,犹如净琉璃世界。你生命力阳光了,色身也跟着阳光,整个人的气场就变的谦卑柔和起来。所以,真的修行,是可以通过色身看出来,色身是一个生命的表现形式的一个反射。

        古代的相术,通过看相来了解一个人的业力,可以看他前辈子是否有阴德,乃至祖先的阴德都可以看出来。转这就是业力转化出来的。如果你问算命的,要如何改命,他就告诉你,诸恶莫作,行善积德。就这样子改命。没有第二招了。但佛法对相背后的运作模式比较则体解的比较深刻。

        修行一定要先把生命力阳光起来。如何阳光?我建议,先念《地藏经》。从大生命角度看,过去造下的恶业,对生命力会造成影响。

        比如杀业,偷盗业,尤其是心的恶,都会产生一种能量。他就会让生命力趋向黑暗。先念《地藏经》,化解掉过去恶业所留下的能量。这个工作相当于清理垃圾的过程。

        要转化掉内心的错误思维模式,其实我推荐两部经,一部《地藏经》,还有一部老子《道德经》。思维模式不对,导致内心就很有很多苦。老子《道德经》说的,不要那么对立,二分法的思维。

        人类的痛苦,在于严重的二分法思维。不是对的,就是错的,不是善的,就是恶的。所以我们把世界看到了两个对立的东西,那身体内也产生两股对立的力量和人格。

        所以思维模式转化了,生命力中的阴暗也要跟着转化,就需要念《地藏经》。

        清理完垃圾以后,在进行第二道建设工作。那可以去念《药师经》、《金刚经》、《阿弥陀经》、《法华经》、《华严经》,都可以,这都是讲佛的果地的功德。总之,要先完成《地藏经》的念诵。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心灵的屋檐[433]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成为真正的自己[423]

  • 梁冬:当一个人如此发愿,他的生命就有了生机[571]

  •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543]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795]

  • 心灵的换位![688]

  • 8个心灵成长法则: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这些你需要做到[834]

  • “心灵枯竭”的根本原因:你认为你是自己的心智[904]

  • 一篇文章读懂业力![1021]

  • 人生五种“力”决定你的命运,第一种就不为人知[1160]

  • 业力与潜意识[875]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344]

  •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1896]

  • 一位高僧对六个最世俗问题的回答,太妙了![1570]

  • 佛说:每个人的因果,谁也逃不了[1615]

  • 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1625]

  • 七种最好的人生状态,始终阳光,充满微笑[1590]

  • 修行不是要逃避,而是要更勇于面对自己![1514]

  • 心灵的漏洞,就是我以为[1913]

  •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18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