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78]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2]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3]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8]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77]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8]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你真的信因果了吗?
     
    [ 作者: 济群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4451   时间:2021-8-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8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生死?造作恶业为什么会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规律在支配。

        勤修戒定慧为什么能成就佛果?同样取决于“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

        唯有深信业果真实不虚,我们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还会做出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原因就在于不曾深信业果,从而怀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会是那个逃脱恶业惩罚的幸运儿。久而久之,对因果的敬畏日渐淡薄,甚而流于习惯性的麻木。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充满因果的实例,只是以往未加注意罢了。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口口声声相信因果,却毫无顾忌地造作恶业。

        这种所谓的“相信”,只是虚假的装饰而已。同时也说明,他们对业果的认识是极为浮浅的。

        佛教所讲的因果是三世论,不仅贯穿着我们的今生,也贯穿着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对于不具备宿命通的凡夫来说,既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来世,也看不清现在,所以才会心存侥幸。

        如何才能加深对因果的认识?必须时常亲近善知识,认真闻思经教,以此强化业果在内心的警策力。

        事实上,因果的另一层面是我们当下可以感觉到的,那就是心行的变化。当我们与贪嗔痴相应时,内心的负面力量随之增长,人性也随之堕落。

        一个贪婪无比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心满意足的快乐;一个嗔心炽盛的人,永远感受不到心平气和的从容。那么,贪嗔痴从何而来?正是我们逐渐培养出来的。

        我们对金钱、色欲的执著,便是滋长贪嗔痴的养料。即使外在一切并未因我们的贪嗔痴有所改变,但这些不善的心行力量仍会对自身生命构成过患。

        每件善行乃至一念之善,将使人性中善的力量得到张扬。反之,人性中恶的力量也会随之增长。

        世间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很自我,有的很开放;有的很尖刻,有的很宽厚;有的很吝啬,有的很大度……每一种性格,都是生命的无尽积累。其中的负面因素,正是痛苦的源泉。

        如果我们深知:每一件善恶行为必将对生命构成影响并留下痕迹,还会任意造作恶行吗?事实上,不仅一切行为如此,甚至起心动念也是功不唐捐的。

        我们的阿赖耶识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忠实记录着输入的每一份资料。

        即使我们可以骗尽天下人,但永远骗不了自己,也绝无可能逃脱因果的自然法则。

        “业决定”的道理告诉我们:有所为必将招感业果。

        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任何起心动念及外在行为,必将在内心形成力量。

        二是今生的乐果皆来自过去世的善业,而今生的苦果则来自过去世的恶业,所谓“业不作不得,业已作不失”。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已造作的恶业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焦虑和自责皆于事无补。

        当我们认识到曾经犯下的恶业后,应至诚地发露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以如法的忏悔清洗人格,荡涤种种罪业。

        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从此深信业果,慎护身口意三业,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决不造作新的恶业。

        如此,才能生生增上,在菩提大道上勇往直前。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梁冬:当一个人如此发愿,他的生命就有了生机[349]

  • 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皆有因果[314]

  •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411]

  • 你以为的,未必是真![413]

  • 5个因果等式,道出人生的真谛[1152]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614]

  • 如何应对那些你无能为力的事[475]

  • 懂得了因果,就懂得了自制[501]

  • 缘起因果,这样做泽被子孙[533]

  • 世上哪有委屈,都是因果![737]

  • 一篇文章读懂业力![859]

  • 人生五种“力”决定你的命运,第一种就不为人知[988]

  • 业力与潜意识[768]

  • 世上最有灵性的三句话,看清了此生因果[904]

  • 这就是负面情绪的根源[1009]

  • 敬畏因果,做一个善良的人[1002]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166]

  • 惊人的四大定律[1115]

  • 世间一切,都是注定[1456]

  • 舍得,是人生最高级的修行[236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