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8]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3]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5]

  • 人生的底线[128]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9]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5]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3]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40]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2]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4]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5]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 作者: 梦参老和尚   来自:网络   已阅:2510   时间:2021-7-1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7月1日    佛学研究网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教我们不要执著。

        但是我们的心啊,非要执著不可。哎,特别怪!例如说,有几个问题,大家请我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要生心嘛,叫你不执著,“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心还能生吗?那就叫无生嘛!就是让你不生,无生才无灭,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生。知道吧?

        “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什么都不执著了,这个心还怎么生?这是指着妄心说的。咱们待在禅堂里头,不是经常班首师父给我们讲开示:“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那狂妄的心啊,一时不停,总是要攀缘、要有点执著,当你一切都“无所住”的时候“而生其心”,就告诉你不生心呐。不用文字言说,你不要瞎想!就这么句话。

        在禅堂用功的时候,一进禅堂里头,师父、维那师告诉你了:身心放下。当要做功夫的时候,香板一打,让你放下,什么都不要执著。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是无住了,你心不生了,这叫无生,无生呢也就无灭了。

        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要我多一点解释告诉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有,你解释什么呢?还要多解释吗?越多解释你越生心,这是虚妄的心。咱们众生心就是放不下。特别我们在禅堂用功,告诉你了这是选佛场,怎么样能成佛?“心空及第归”。

        你必须得先把心空掉,但是众生心呢,总要捞摸点东西、总要执著点东西,你给他把境夺了,《金刚经》说“夺境”,一切境都给它消灭掉——夺境你心生不起来了,就是让你不生啊!多一点解释你就糊涂了,越解释多了就越糊涂。咱们学禅的人,禅门一支香,这炷香点起,在那一坐,顿超直入,立证菩提,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是灭断言说的。

        我们第一句话——“请诸位师父参话头”,参过没有啊?当你没说话,前头是什么?话头话头啊!当你一说出就是话尾巴了,就不是话头了,还什么话头呢?参话头就是让你达到无言说。当你没说话的前头,你参吧,是什么?这是机锋啊!当你说出来,就没有实义了。

        你参话头是什么?就要你不生心、不动念!当你一起念、一生心就不是话头了,一生心就动念了,就是话尾巴了,那还叫什么话头呢?就像我们另一种说法也是跟这个意义是一样的:父母未生之前的,谁是我啊?就是我爸爸、我妈妈没生我之前,我在哪里啊?这是第一个参的。生我之后我是谁?你有这个肉体了,受了生之后了,就是说我在哪里啊?我到底是谁?谁是我?我是谁?

        因此呢,《金刚经》是启示什么?让你离言说,不要起心动念,“言语道断”——言语这条道路啊,断绝了;没有,“心行处灭”,心里的思想、心识的运转没有了。灭就是没有了。

        咱们要纠正一个什么东西?古人告诉我们:越描越黑。你不说还好一点,越说是非越多,给它截止不说了,没有啦。所以咱这修禅的人“言语道断”,离开语言;“心行处灭”,心什么思想都没有,心的运动停下来了,没有心。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金刚经》的宗旨[1368]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4(下)[1908]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4(上)[2121]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3(上)[1697]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2(下)[1652]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2(上)[1654]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1(下)[1239]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1(上)[2037]

  •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1873]

  • 解读《金刚经》·第二十四讲[1939]

  • 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三讲[1913]

  • 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二讲[1738]

  • 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一讲[2258]

  • 解读《金刚经》·第二十讲[2037]

  • 解读《金刚经》·第十九讲[1882]

  • 解读《金刚经》·第十八讲[2045]

  • 解读《金刚经》·第十七讲[1580]

  • 解读《金刚经》·第十六讲[1615]

  • 解读《金刚经》·第十五讲[1754]

  • 解读《金刚经》·第十四讲[203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