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19]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6]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4]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57]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5]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人生苦短 不需要争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531   时间:2021-6-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6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做人,无论对金钱,名利,还是感情,总之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能过于执著。保有一份平常心是人生的高境界。

        有这样一句台词:“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人生中的很多烦恼,皆来自于一个“争”字。争得越多,反而失去得越多,也把自己困在纷争的泥潭里。到了人生下半场,就该学会不与人争,做你自己。如此,你的人生才会更加顺心顺意。

        01 不争荣辱

        汉代张衡《归田赋》中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意思是,只要我置身世外,做到心中无物,哪里还管他什么光荣与耻辱呢?

        有大智慧的人,内心安然,不争求一时的荣辱。

        北宋名相富弼向来以才华出众,文采斐然著称。

        一次有人把他堵在街上,甚是趾高气扬:“听说你才学渊博,能否答我一问?”

        面对对方的挑衅,富弼面无愠色,反而温声答道:“可以,您请说。”

        那人继续问道:“若有人公然辱骂你,你该如何应对?”

        富弼故意思考了好一会,回道:“我会假装没有听见。”

        那人嗤笑一声,将他大肆奚落了一番,然后转身离去。

        富弼却不恼不怒,当真不理会秀才的辱骂。

        富弼的仆人很生气:“这人如此无礼看不起您,您为何不开口反驳他呢?”

        富弼平静地告诉他:

        “此人轻狂,与他驳辩,定会愈演愈烈,最后不论结果如何,都势必有人不服。他看得起我,瞧不起我,又当如何?我本身的才能,并不会因为他的赞扬或质疑变得有所不同。”

        不争荣辱,淡然面对别人无故的刁难,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高僧寒山曾经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回答说: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人活一世,难免会被误解、受质疑,有大格局的人,不争眼前的荣辱,不在意一时是非。

        努力做好自己当下的每一件事,其他的交给时间。

        02 不争对错

        周国平曾说:“人得的病只有两种,一种是不必治的,一种是治不好的。人们争论的问题也只有两种,一种是用不着争的,一种是争不清楚的。”

        很多人,遇到相左的观点,必定要同对方辩个明白,争个对错输赢。

        然而其实很多事情其实没必要争个明白,很多人更是没必要去理会。

        王蒙早期写的一篇小小说《雄辩症》,讲的是一位患了“雄辩症”的病人看医生的场景。

        病人来到诊所看病,医生礼貌地请他入座,病人不乐意:“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能剥夺我站的权利吗?”

        医生被他的回答弄得哑口无言,连忙转移话题道:“今天天气不错啊!”

        病人不依不饶说:“你只能说我们这儿的天气还不错,南极和北极的天气就好不到哪儿去。”

        医生忍无可忍,直接问他:“你有什么病?”

        病人反而继续回怼道:“你只能说我身体的哪个器官有什么病,你不能说我这个人有什么病。”

        无论医生说什么,病人都会找到借口怼回去。

        这看似非常荒诞的一幕,在我们身边却并不鲜见。

        就像李笑来说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信“地球是平的”,你指着地球仪跟他说“地球是圆的”,他会说这是假的,人造出来的。

        你把宇航员在太空拍的照片拿给他看,他也会继续反驳:“对啊,照片上就是平的嘛!”

        你如果非要跟他们辩个对错,他们甚至会一直喋喋不休,争论不止。

        最后你不仅没能说服对方,反而因此伤了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坚信你所坚信的,做好你本该做的,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耕耘,就很好。

        03 不争得失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邬先生给四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慢慢地,老爷子年纪大了,但这么大的家产,必须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可是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

        这时,只有一个儿子,从来不去争这把钥匙,只是默默地跟着老爷子干事。有一天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就把这钥匙交给这个不争的儿子。

        面对得失,很多人争来争去,结果得不到好结果。相反,那些不争的人,往往却能有意外收获。

        古人云:“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意思是说,不要和他人去争夺名利成败得失,只求自己能增强知识与能力。

        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为了争夺眼前的得失而自毁前程,要放眼未来,对自己智慧和能力有追求,而不是一心去争一时的得失。

        一个人对于得失争的越多,束缚他的东西反而会越多。相反他求得越少,困扰他的东西却越少。

        人生一世,不是什么都要去争,不是什么都要去抢,很多东西即使你不去争,属于你的还是会属于你;而不属于你的,就算争了也没用。

        往后余生,把心放宽一点,得失少争一点,你会发现,生活一切豁然开朗。

        04

        人活到一定年岁,终会发现,世事纷纷扰扰,学会不争,乃是一生的修行。

        一时的荣辱,终会过去,低调修行,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三观,接纳不同,世界才会更辽阔。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得失随缘,以一种淡然随和的心态去过生活。

        人生苦短,不争,是一种大智慧。

        愿你我,余生都能不问对错,不争输赢,看淡得失,做好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心中有风景,眼前无是非[202]

  • 关好身后的门[633]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727]

  • 许多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605]

  • 庄子的三条鱼,王阳明的一朵花[780]

  • 你越对,得罪的人就越多[815]

  •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标志:嘴贵,耳明,心顺[782]

  • 人生守恒定律,读完瞬间清醒[771]

  •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862]

  •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将开始。[999]

  • 人生于世,修好这四颗心[911]

  • 时间比眼睛更会看人[1001]

  • 故事很短,却说透了我们的一生![969]

  • 最高境界的思维,叫“灰度思维”![1114]

  • ​原来,这就是“不值得定律”[1086]

  • 如何面对讲是非的人?[1199]

  • 比愚蠢更可怕的,是小聪明[1039]

  • 一切随缘[1348]

  • 当你看淡一切,活着就不累了[1563]

  • 一生,总在得失之间[194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