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佛教提倡广结善缘,以方便法度众生,而“四摄法”便是修菩萨行者,广度众生的四种好方法。
“四摄法”为佛教术语,最早出自《法界次第》之中,所谓的摄,是指“摄受”之意,诸菩萨摩诃萨如欲教化众生,须以四摄法使之欢喜,从而依附,其后方可导之以大乘佛法。
01布 施
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及无畏施。
财施:以种种钱财、物质或生命,施予一切众生。
法施:为人宣说世间善法或出世间法,令众生解脱烦恼,生善净之心,出离苦海。
无畏施:免除众生之怖畏,令其无惧、安心、欢喜。
菩萨随顺因缘而行布施,若须财,则行财布施;若乐法,则行法布施;若心怀怖畏,便予以无畏施。此三种布施法可交互运用,普摄群迷,令诸众生,远离忧恼,趣证菩提。
02爱 语
爱语即是温和柔软、欢喜赞叹的话语。谚云:“好言一句三冬暖。”菩萨依众生之根性,善言慰喻,使其充满信心与欢喜,藉由爱语与众生结善缘,再进一步使其欢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度众生的目的。
03利 行
菩萨以身口意三业之善行,利益众生,使其欢喜信受佛法,即是利行摄。故凡利益众生之事,无不尽力而为,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冤亲平等的大慈悲心,积极修利他之行,得到众生之尊敬与信赖,使其信乐佛法。
04同 事
普度众生,不仅要修布施、爱语、利行三种方便法门,更进一步须和光同尘,与其同行,随其所乐,行同事摄。
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以大慈悲、大愿心与大智慧,与众生同行所好之事,以此方便因缘循循善诱,令其同法益,趣入道果。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