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06]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53]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00]

  •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10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4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20]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2]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21]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4]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9]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佛时刻念众生,众生则时时把佛忘记
     
    [ 作者: 宣化上人   来自:网络   已阅:2338   时间:2021-6-17   录入:wangwencui


    2021年6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大势至菩萨说:我回想在无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又有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在一劫内,总共有十二位佛相继出世;最后这位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法门,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

        这念佛法门就比方有两个人,一人专忆念,一人专忘记,这二个人就是遇著了,也等于遇不著一样;有时见著了,也等于见不著一样。这里的“一人专念”是指佛,“一人专忘”是指众生。佛时刻念众生,众生则时时把佛忘记;偶然想起佛法是太好太好,但妙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又不肯静心地来学。

        佛为什么要念众生呢?因为佛知道众生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和诸佛原来是一体的,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佛教伟大的地方,也是佛教教义的最高处。佛教提倡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就是为了爱护众生,教化众生,要众生反迷归正,早日回家。可是我们众生跑到这个世界来,便舍本逐末,背觉合尘,认假作真,把自己的老家、慈悲的父母--诸佛菩萨--都忘了。

        关于念佛法门有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不过,人若没有德行、没有道心,只一味念佛,有时也会著魔。

        如果两人互相忆念,大家忆念深切,不相舍离,就会生生世世如影随形,不会乖违离异;众生如能不忘念佛,则不但今生可以见佛,乃至往生之后亦得常随佛学,不再相离。十方如来怜悯护念众生,有如母亲忆念儿子一样。如果子女不听教,逃走不回家,做母亲的虽日夜忆念,也是无用的;如果子女能忆念母亲,好像母亲忆念子女一样恳切,那么大家就会生生世世不相违背远离。

        如果众生的心能做到时时念佛、时时忆佛,纵然现在不能见佛,将来必定会见到佛,因为离开佛已经不太远了。这个念佛法门不用假借其他方便方法,或者什么秘诀,只要一心专念,就会得到心佛相应,心眼开明。

        如薰染香气的人,身上就有香气,念佛的人就会染著佛之香气,以佛的法身和智慧,来庄严自己的本觉心佛,这叫'香光庄严'。

        大势至菩萨说,我的本修因地心,是以念佛之心,心心相继,没有间断,而得入无生法忍。现在我还在这个世界专门摄受念佛的人,往生极乐净土。现在佛问圆通法门,我不必选择其他的根,只摄一精明使它不再托根缘尘向外驰;一精既摄,则其他六根都不起作用。

        净念就是没有妄念,只一心念佛,没有他念。念念相继,无有间断,念佛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念不离净念,心心与佛相应,就“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心佛一如,而得正定。所以我认为‘念佛法门’最为第一。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陀证悟的那一夜,发生了什么?[244]

  • 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273]

  • 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是佛?“全息理论”让你脑洞大开[321]

  • 5000多字的《金刚经》,为什么反复解释这2个字?[528]

  • 年轻人的失眠,佛有方法吗?[770]

  • 佛到底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理念?[792]

  • 佛悟道悟了什么[836]

  •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820]

  • 新春福慧|上供三宝,下济众生[843]

  • 人生的三次觉醒: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1253]

  •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1044]

  • 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1074]

  • 即使是佛,也有无能为力之时[1131]

  •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1061]

  • 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1115]

  • 跋山涉水,只为众生[1368]

  • 愿求无上佛道,度脱一切众生[1055]

  •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2143]

  •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1525]

  • 怎样才能达到佛的涅槃境界[223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