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3]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2]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7]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6]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40]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51]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50]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叫“开悟”!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39   时间:2021-4-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4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凡事将心放宽,人生自会海阔天空,凡事将心放宽,人生才会寿命百岁。

        人生在世,有两种痛苦:第一种叫生活的苦,是世俗琐事,是奔波操劳,是热嘲冷讽,是被收割。第二种叫成长的苦,是主动改变,是寒窗苦读,是埋头奋斗,是孤独。

        生活的苦和成长的苦,你总得选择一样。如果你能接纳成长的苦,就可以避免生活的苦。否则,你就在生活的痛苦里不断轮回。

        01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看似很努力,但是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增长。

        其实这不叫努力,这叫重复劳动。

        曾经有一个1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新手变成高手。

        然而想想那些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十年的工人,他们每天都在辛勤劳动,早已超过一万小时,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并没有成为工作上的高手,生活上的强者。

        因此,绝大部分人的努力只不过在低水平的重复。

        人生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刻意练习。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同样的行为中,并且顺应了人性上的懒惰和安逸,让人越来越钝化,不需要思考,更不用强迫自己,机械的重复某种单一的行为。是温水煮青蛙,是守株待兔,是刻舟求剑。

        刻意练习,是先找到正确的改变方向,然后抑制自己的懒惰情绪,按照设置好的路径,争取做到每一次都有突破,每一次都强迫自己做最应该做的事,并最终适应这种状态。

        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更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要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在最内层的舒适区,你的一切都轻车熟路,一切举手皆可得。

        在中间层的学习区,你会感到不自在,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新事物。

        在最外层的恐慌区,你会一直恐惧,因为你面对的都是远超你能力范围的人和事。

        高手有一个特点:喜欢主动走向恐慌区,大胆面对未知和挑战,不断的迫使自己走向更高层次,这就是刻意练习。

        记住一句话:高手从不去做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应该做的事。

        当然,这些应该做的事,往往是我们不喜欢的。

        但是,让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贵人;让你痛苦的事,往往是你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你本能决绝的,恰恰是你最需要的。

        越舒服、越没有挑战的事情,往往越危险。

        如果你现在处于这种状态,那你要警惕了。

        02

        人做事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第二种境界:有了资本,只去做那些喜欢的事;第三种境界:为了进步,主动去做不喜欢的事。

        很多人说:这不就是自讨苦吃吗?

        没错,刻意练习的核心,就在于主动找苦吃。

        吃什么苦?吃改变的苦,吃恐慌的苦,吃不喜欢还要面对的苦。

        这种苦,可以称为成长的苦。

        这就是人生:你要么吃生活的苦,要么吃成长的苦。

        生活的苦和成长的苦,这两样你必须选择一种。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成长的苦?

        首先,成长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却不一样,你躺着不动它自己就来了。

        其次,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而成长的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对变化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头脑,这不妨叫锐化。

        人性使然,我们都选择吃生活的苦,而避开成长的苦,最后变的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

        生活的痛苦使人麻痹,唯有学习的痛苦让人清醒并提升,不选择主动吃成长的苦,就会一辈子吃生活的苦。

        03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岁月静好。

        今天你不想吃学习自律的苦,明天生活的苦你将避无可避。

        真正的吃苦,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竭尽所能。

        在这个过程当中,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不被理解的孤独。

        它本质是一种自律能力、坚持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你想拥有好的身材,健康的体魄,那就要自己管住嘴、迈开腿;你想过上想要的生活,那就要好好工作,不断上升,努力赚钱;如果你想充实自己,就要牺牲娱乐时间,多看书、多学习、多思考;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状态,那就要跳出舒适区,大胆去尝试、去突破……

        每经历一次痛苦,就是完成了一次蜕变,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04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做人实在是够苦。”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每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

        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来付出更大代价去对付它。

        如果你不想沉沦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就要逼自己去主动吃苦。

        你要吃读书的苦、工作的苦、思考的苦、坚持的苦、失败的苦……

        这才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

        当你熬过了所有主动的苦,这世间一切美好便会纷至沓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330]

  • 宽恕,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自由[311]

  •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449]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痛苦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么办[315]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很“笨”[545]

  • 让你痛苦的,就是来渡你的[511]

  • 顶级的养生:心宽、少虑、多笑[459]

  • 被香板打得开悟的老和尚临济禅师[643]

  • 开悟,就是一个不断内在“清零”的过程![492]

  • 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615]

  • 你的心,会瓦解一切痛苦和烦恼[616]

  • 停止评判,是让能量自然提升的绝佳方式[639]

  • 心宽处,皆是路[685]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890]

  • 打湿的人生[813]

  • 有人伤害你,就有人心疼你,上天自有安排[703]

  • 真正的宽恕,是你“经验”了痛苦之后,自动发生的![826]

  • 明海大和尚:开悟的体验[1254]

  • 开悟,其实是变得平凡[917]

  • 你必须很努力,才会遇到好运气[8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