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圆觉经》云: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意思是:所有世界当中,一切不同种类习性的众生,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等;都是因为淫欲心和淫欲行为,才有了投胎转世,并形成了身体和性命。应当知道,所谓的生死轮回,以爱为根本。又因为有种种数不清的欲望,它们助长了爱的习性;因此能够让生死轮回相续不断。
何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一胎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
二卵生,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
三湿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
四化生,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等都是。
情、想、合、离四生都是因为淫欲而为受性禀命,更相变易,都在轮回之中,所以说轮回之事,以贪爱为根本,让生死轮回相续不断。
《圆觉经》接着讲: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
众生爱命,还依欲本,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
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大意是:欲望由爱而产生,生命因欲望而有。众生之所以贪生怕死,格外爱恋生命,还是因为种种欲望的缘故。以贪爱种种欲望为因,就有了爱恋生命的果。由于实现欲望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况,当欲望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憎恨和嫉妒等行为,造下种种罪业。因此,就会投生于地狱和饿鬼道中,受无穷的苦报。
行欲时,男以女为对境,女以男为对境。若是相合爱心的顺境,则恣情纵意,著乐无厌,必至为恶,姑置不论;若对境违背爱心,便生热恼憎嫉。由憎嫉故生嗔恨,杀害逼恼,打骂凌辱等,造种种业,极重则堕地狱,受诸苦报。次堕饿鬼,饥火交然,五百生不闻浆水之名,千万劫常受饥虚之苦。次堕畜牲,也称为旁生,也就是动物畜生类,愚痴成性,合称为三恶道。
注:佛教把生命形态分为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六道是欲界众生的栖居地,如果不能证悟成佛,就只能在这六道中轮回。六道的前三道称为三善趣,后三道称为三恶趣。
生死轮回的源头
我们要想了生脱死,就必须要明白生死是怎么来的。
如果要截断这个生死之流,就必须先知道这个生死的源头在哪里……
然后才好“阻塞其源、截断其流...”如此方能逍遥于生死之外……
芸芸众生在六道中没完没了的轮回...究竟是怎么转起来的呢?
佛就告诉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就这么简单几个字,却蕴含着我们这个身心世界的起源……
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其实全都本具佛性,也叫做如来藏性……
这是个无形无相却又灵灵明明的万能之体;
它是妙体本明、本有无相之真如;
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它是没有迷跟悟,也不分凡跟圣……
那么它是怎么迷的?怎么成凡的?
《楞严经》说: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就好像正常人喝醉酒似的,迷失了自性本具的圆明自性...将妙明真空认作顽空,顽空之中,一念无明妄动(参看十二因缘)结成四大假合之虚妄色身……
因为有了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本有的无相智光转为妄心知见,然后认妄为真……
妄见的时间久了,就执着这个色身就是我,执着所依托的物质世界也是真实的……
真心自性原本是无相无量无边的,如今却因为无明被物质世界禁锢了起来,还以为些肉团就是自己的身跟心,于是就成五蕴凡夫众生了……
由此可见,我们这个身心世界就是起自于一念无明妄动……
于是乎迷失本性、认物为己、追逐物境、执着不舍、造业受报……
将种种知觉好恶输入阿赖耶识成为轮转的程序……
迷而不觉、轮回不息……
所以,经云:
心生则种种法生,
法生则种种心生……
种子起现行,现行复熏种子。
由因成果,果复感因,
因因果果,果果因因,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就因为这,众生从本无生死的状态中,枉受生死轮回之苦,停息不下来了……
要想停下来,并从轮回中脱离出去,就要重新找回那个迷失的真心自性……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