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0]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1]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0]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5]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关于弥勒佛的知识,你又知道多少?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240   时间:2021-2-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2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大年初一弥勒佛圣诞纪念日

        在中国老百姓中,弥勒与观音,是人们最喜闻乐见、最虔诚信仰的佛菩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因为,在佛教大菩萨之中,弥勒菩萨代表大慈——给予人们以欢乐;观音象征大悲——可以救苦救难。所以,弥勒还有一个名称:慈氏菩萨。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

        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弥勒佛又称未来佛,代表了明天和新的希望。

        所以在弥勒佛生日那天可以点一盏长明灯,一方面是为弥勒佛祝寿之用,同时还蕴涵了长寿、平安和吉祥的寓意。

        弥勒佛生平

        弥勒佛,在历史上实有其人。

        他出身于古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其父亲迦波利是波罗柰国的宰相,他少年时期便跟随释迦牟尼出了家。
    然而,他作为佛的声闻弟子——出家比丘,却不断烦恼、不修禅定、不证罗汉道——因为,他灵根宿植、累劫修行——甚至比释迦牟尼还早四十大劫,早已经是一位等觉菩萨了。

        所以,释迦牟尼授记他续自己之道统,绍自己之佛位,将来在娑婆世界作佛。

        因此,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之中,弥勒属于未来(三世佛:过去之佛燃灯、现在之佛释迦牟尼、未来之佛弥勒),代表着明天。

        他先于释迦牟尼入灭,上生到兜率陀天弥勒内院,等待将来机缘成熟,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根据《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为《弥勒大成佛经》)记载,弥勒下生之时,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会变得环境优美,四海大同,国土富盛,五谷丰登,自然祥和,社会安宁。

        那时的人民,相貌美若天仙,寿命长达八万余岁,无病无灾,福乐安康……

        这就是说,弥勒代表着美好的希望,是圆满幸福的象征,他从兜率陀天下生,将给人间带来一片净土——一个前所未有的理想世界。

        在古代中国,随着佛教的弘传,西晋时期弥勒经典的翻译,弥勒净土信仰十分流行,“弥勒出现,国土丰乐”的观念深入人心。

        不但下层劳苦大众,对弥勒净土无限神往,强烈期盼,就连道安、玄奘这样的一代宗师,也都一心向往弥勒内院,祈求往生兜率陀天。

        弥勒佛的法像特征

        现今世界上的弥勒佛像,以弥勒佛转世为布袋和尚的法像最为普遍。

        他那笑容满面、长长耳垂、圆圆大肚、袒胸露腹、手持布袋、憨厚蠢笨的容态,人人见了都欢喜,故一般人通称弥勒佛为笑佛、欢喜佛。

        人们也将弥勒佛视为是幸运的象征,所以又称其为幸运佛。

        笑容满面──弥勒佛的笑容,充满了无尽的慈爱,无论男女、老少,不分国籍、信仰,人人只要一看到 弥勒佛的笑容,人人自然就跟著笑了!人人皆大欢喜!

        长长耳垂──弥勒佛的慈爱无限,慈耳善听善解一切言语,纵使人家骂来也不生气。

        圆圆大肚──弥勒佛的慈心无量,大肚能容天下一切事,无论智、愚、贤、不肖,弥勒佛都慈心宽容,不执著分别。

        袒胸露腹──代表弥勒佛的赤子心怀,真诚无欺、平等不二。

        弥勒布袋──代表弥勒佛的大慈大爱与妙法无边,布袋能装天地间一切至宝,能带给世人幸福光明,亦能解决一切污秽脏乱。

        看似蠢笨──表面看似蠢笨,其实是弥勒佛无尽的大慈大爱与大智大慧,因为蠢笨是化解一切争斗、计较、分别、忌妒的无上妙法,大智若愚,大慈更是若愚至极!

        事实上,弥勒佛是以无分无别、无争无求、尽心尽力助人成功却不图回报的大慈,巧妙地化解现今人类好争好斗的缺点,并且导引人人展现本有的光明良心,助人间净土、大自然乐园早日实现!

        弥勒佛的启示

        以慈悲之心待人

        弥勒佛,以修慈悲心闻名,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

        《华严经》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以慈悲之心待人,欢喜自然多一分。

        以忍辱之姿处世

        弥勒偈语中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若遇不平,不必斤斤计较,以牙还牙,不如问路白云头,一笑置之。

        以忍辱之姿处世,可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

        以宽容之心对人

        弥勒佛诗偈云: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诗偈以弥勒布袋能容万物作比喻,很多时候,对人宽容也就是给自己以方便。

        以乐观之态应事

        弥勒菩萨曾经作过一首《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无资无产,一只化缘布袋行走人间,何等潇洒何等乐观!

        应对事事,人乐观了,才会过得欢乐自在。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守好四个字,修好一颗心![280]

  • 容言,容事,容人[274]

  • 笑口常开的他,到底是弥勒菩萨,还是弥勒佛[361]

  • 慈悲的力量[394]

  • 送给晚上睡不着觉的人[480]

  • 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修心”[533]

  • 与自己和解,是一生的修行[387]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535]

  • 南怀瑾:说到底还是女性最伟大![580]

  • 做个大海型的人[411]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719]

  •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标志:嘴贵,耳明,心顺[508]

  • 《滕王阁序》经典八句话[473]

  • 笑的力量[522]

  • 南怀瑾:佛菩萨才是多情人[687]

  • 爱别人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632]

  •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自以为是[489]

  • 你的慈悲善良,蕴藏着你的大福报![688]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622]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6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