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43]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58]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39]

  •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五种状态[118]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8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2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66]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6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4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佛陀拒绝回答的十四个问题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472   时间:2021-1-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1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佛经记载:一天,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中,他的徒弟中有位叫鬘童子的,在僻静处静坐修行,心中生起了一些非常迷惘念头。于是鬘童子来到世尊面前,请教了令自己迷惑的十四个问题:

        一、世界恒常存在(“世有常”)吗?

        二、世界不会恒常永在(“世无常”)吗?

        三、世界既恒常而又不恒常(“世有常无常”)吗?

        四、世界非恒常非非恒常(“世非有常非无常”)吗?

        五、世界有边际(“世有边”)吗?

        六、世界无边际(“世无边”)吗?

        七、世界有边际而又无边际(“世有边无边”)吗?

        八、世界非有边际非无边际(“世非有边非无边”)吗?

        九、生命即是自我(“命即身”)吗?

        十、生命与自我并非同一(“命异身”)吗?

        十一、如来灭后还存在(“如来灭后有”)吗?

        十二、如来灭后不存在(“如来灭后无”)吗?

        十三、如来灭后存在而又不存在(“如来灭后亦有亦无”)吗?

        十四、如来灭后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来灭后非有非无”)吗?

        这十四个问题长期折磨着鬘童子的内心,他觉得这些问题关系重大,非弄清不可,而佛陀对别人提的这类问题总是置而不答,使他很不满意。这次去请教佛陀之前,他作好了打算:如果佛陀能给予我令人满意的回答,说明这些命题中哪些是真理,我便继续跟随他修道;反之,我便向他提出诘难,然后舍他而去。

        鬘童子一口气向佛陀列举完自己的疑问后,说:

        “若是世尊也不能解答这些问题,我在此继续修行,也注定没有什么成就的了;明早我便会收拾一切,离开僧团,再过在家的生活,不再修行什么了!”

        佛陀听罢和蔼地说:“鬘童子,我从来有没有向你说过:‘来吧!鬘童子,到我的座下来修习梵行,我会为你解答世界是否永恒等那几个问题’呢?”

        “没有呀,世尊!”

        “那么,鬘童子,骄慢的人呀,你在生什么人的气呢?鬘童子,不论是谁说这样的话:‘我不愿在世尊的座下修行,除非他能为我解释清楚世界是否永恒等那些问题’,这人在未能清楚满意之前,就要死掉了。”

        接着,佛陀打了一个充满智慧光芒的比喻:

        “因为这人就好比一个中了毒箭的人,在亲友找到医生替他诊治的时候,不好好地让医生为他治疗,却骄慢地对医生说:‘我不要你把箭取出来,不要你给我解毒疗伤,除非你能解答我以下的问题:伤害我的人属于什么阶级呢?名字叫什么?身材怎样?是哪里的人氏?他用的弓是什么做的?弦又是什么做的?他用的箭,箭杆是什么做的?箭翎是哪种鸟的羽毛?箭镞的样子怎样?医生,你若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我决不让你给我疗伤。’鬘童子,那人还没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他已经毒发死掉了。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未搞清楚你所提出的那些问题之前,便把时光浪费殆尽,再没有时间修习梵行了。

        “修习梵行,建立解脱,不在于肯定或否定你所提出的问题。不论世间流行的臆度是怎样?肯定的或是否定的?都不能倚靠它消除人间的苦痛。

        “消除痛苦,建立解脱,才是梵行的目的。我为什么不去解释你这些问题呢?因为它们与解脱无关。

        “鬘童子,我要解释的又是什么呢?我要解释的是怎样才能止息苦的生起。我要解释的是怎样才能建立解脱。

        “从梵行可以建立解脱,从解脱可以得到无限的智慧和力量,到那时,一切的智慧尽在心中,又何愁解释不了你所提出的区区几个问题呢?”

        鬘童子听毕世尊这番话,便为刚才的失态感到羞惭,继因胸中郁结已通而满心欢喜,向世尊谢过后,便欢天喜地地离去,继续他的梵行努力了。

        这十四个问题,佛经中称为“十四无记”——即十四个无意义或不应予以解答的问题。在佛陀看来“生死事大”。

        南传《中部经》中,载有耆那教游方僧瓦恰向佛陀请教十六个哲学问题(“十四无记”加命与身亦一亦异、命与身非一非异),佛陀也拒绝回答,而说这些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戏论”,都是惑人的迷魂阵,它们就像傀儡戏,像热带森林,像荒芜的沙漠,是束缚人的枷锁,使人困惑、沮丧、恍悔、痛苦,而不能使人得到寂静、智慧和解脱,对修道及消除烦恼,是毫无用处的。瓦恰听后接着又问:“您既然否定这些问题,那么您是否有自认的哲学主张呢?”佛陀回答:“我不受任何理论问题的束缚,已从一切理论中超越解脱。”

        站在佛法的立场上说,世间任何重大的事,都没有生死的事来得重大。世间不论事的大小难易,都可想办法解决,唯有生死大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亦即是说生死大事,没有他人可以替代的。平时如不依法修行,生死大事就不能了。解决生死大事的方法,以修行佛法为最切要。

        人生苦短,我们所要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我们要珍惜当下,精进自强,但不能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钻牛角,耗费精力,甚至在恶业之途上浪费生命。像现在有些人在赌博、游戏方面也很“精进”,夜以继日,但这与解脱之道是背道而驰的,只能导致堕落到新的深渊。每一天,都应紧紧抓住事关生死大事的根本问题,精进于修行梵行,拔除生命中的各种“毒箭”,以便早日解脱生死轮回的艰险畏惧之途。否则,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堕落三途,无有出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80]

  • 佛教不赞叹没有智慧的“老实人”[367]

  •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329]

  • 李玟被抑郁症带走了!佛家有办法终结抑郁之魔吗?[713]

  • 一个人的顶级智慧和能力:知止[580]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748]

  • 人,可以精,但不可以阴[768]

  • 人,成于三悟,败于三忌[675]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799]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以开心[851]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903]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1187]

  • 一语惊醒梦中人!净慧法师谈开悟[1059]

  • 爱自己,胜过爱你的手机[1589]

  • 如何增长智慧?如何预防魔事?如何降伏烦恼?快读《宝积经》![821]

  • 说话的智慧:觉者说法的次第[1011]

  •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1019]

  • 做最合适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804]

  • 知人不评,知事守口,知理不辩[914]

  • 弱者报复,强者原谅,智者忽略[110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