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1]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5]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49]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7]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放下福报才能得福报
     
    [ 作者: 达真堪布   来自:网络   已阅:1882   时间:2021-1-2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1年1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有些人学佛修行就是为了赚钱、发财,连晚上做梦都想发财。

        如果你真的发财了,你内心里的烦恼、痛苦不可想象。钱越多,事越多,心越乱,精神上的压力越大。
    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

        如果你想追求世间的福报、暂时的利益,即使得到了,那也是修来的,而不是求来的。

        你想得到这些,只求没有用,还要修行。不过,即使你通过修行得到了这些,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你还是摆脱不了烦恼、痛苦;

        而且若是你真的发财了,有实力了,你会利用这些福报造恶业,而且所造的恶业会更严重,死后会直接堕落恶趣,感受地狱、饿鬼或旁生的痛苦,难以解脱。

        所以不能求暂时的利益,不能求世间的福报。闻法时的发心和动机,不能是为了世间的福报与暂时的利益。

        有些人也许会问:“我们这些学佛修行人,是不是不要健康,不要平安,不要名气,不要钱财了?”不是!

        学佛修行人所追求的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永恒的健康,永恒的平安,永恒的钱财、名利。

        那是不是需要特意求或特意修呢?不需要!

        你真看破、放下了,真解脱成佛了,健康、平安、名气等世间的福报自然就有了。

        如理如法地修行就像点火,火点燃了,灰自然就有了,不用特意求也有。

        当你只求解脱,只求为众生成就佛果而不考虑自己的得失时,这些世间的福报自然就会有。

        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世间的福报,对自己有害无益。

        你真正追求解脱、追求佛果,世间的福报自然就有了,而且是恒常地有,不变地有,永远地有,到哪里都有。

        那时,你为了众生,哪怕是到了地狱、饿鬼道等恶趣,这些福报依然会跟着你,和你形影不离。

        因为那个时候,你得到的福报都是恒常的、不变的、本具的、原有的。

        所以,学佛修行要放下求世间福报的念头,断掉这种欲望,只求解脱、成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26]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1]

  • 学会给自己“刹车”[240]

  • 修剪自己[325]

  • 慈悲心重的人,才有福报和福相[296]

  • 福报藏在这两个字里[492]

  • 当你读懂这3句话,所有苦难都能过去![523]

  • 给生活做减法,给生命做加法[676]

  • 看到自己的烦恼,如何从烦恼中解脱?[710]

  • 人生过半,关好心里的“门”[728]

  • 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660]

  • 人生最好的状态:事不强求,人不强留![669]

  • 佛以水譬喻七种人[1048]

  • 王阳明:一个人不开心的真正原因,是智慧不够![1110]

  • 佛经典故:以水譬喻七种人[1506]

  • 从觉醒到解脱[1227]

  • 怨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1444]

  • 《心经》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1924]

  • 人不施恩,何来福报?人常行善,何来灾殃?[1801]

  • 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166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