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只要你还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那么就不自觉的要向外攀援,就把它当真,就会去取,攀缘爱取。
取到善法算你运气好,快乐果报;取到恶法,你就出现痛苦果报,但全部是妄念,因为你忘掉你的本来面目。
佛陀发现了法界的十条路,看看你正走在哪条路上。
有了这个概念(指我们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以后,我们就来看看,是什么因缘去触动十法界呢?我们就可以知道了,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这种清净当中有十种可能性的激发。
先看第一种,瞋恚邪淫。
假设我们的妄念经常起瞋恚,起邪淫,而且这个念头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会把心中地狱的法界激发出来,就显现地狱的果报让你受用,是心作地狱,是心变现地狱。
第二种,悭贪不舍,饿鬼法界。
我们妄念的方向是往悭贪、自私自利的方向跑,就会激发你心中饿鬼法界让自己受用,来生就会变成饥饿口渴。
第三种,如果你一生中经常生起愚痴闇钝,也不学佛法,老是保持那种闇钝愚痴的心,就容易激发畜生法界。
第四种,我慢贡高,阿修罗法界。阿修罗是比较喜欢修善法的,他修善法福报大,但是他那个瞋心、慢心特别重,对立心也特别强,那么这种人就很容易激发心中的修罗法界。
第五种,坚持五戒,人道法界。他对于五戒的善法能够坚持,他就激发心中的人道法界,让自己受用。
第六种,精修十善,十善比五戒更高了,因为他调伏心中的贪瞋痴烦恼,就产生天道法界。
这个六道轮回,以佛法的角度来看,全部是妄念。我们把妄念作一个简单的定义,只要你迷失本体,迷失了空性,这就是妄念。简单地讲,你只要不是站在空的角度来面对人生,全部是妄念;你没有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看人生,就全部都是妄念了。
简单地判断,就是你没有依体起用。从《法华经》来说,你离家出走,不守自性,一念妄动离家出走,忘知来时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从什么地方来,然后在外境攀缘,攀缘到善的、运气好一点,启动了三善法界;攀缘到恶的,启动三恶道的法界,但是本质统统是攀缘。
只要你的心没有安住空性,你起一个念头,只要认为这个东西是真实有的,那就是妄念;你知道它是如梦如幻的,是空性里面显现一个影像,那就是真实。所以,真妄就看你有没有安住空性。
因为没有安住,你就向外攀缘,就把它当真,就会去取,攀缘爱取。取到善法算你运气好,快乐果报;取到恶法,你就出现痛苦果报,但全部是妄念,因为你忘掉你的本来面目,没有安住你的本来面目。
那么这以下的四圣法界,全部是真实的念头,从空出假了,只是它的层次不同。我们来看看。
四圣法界
第一种,证悟人空,声闻法界。
这个人空就是我空,他从无常无我的道理悟入了我空,真实的念头,只是这个档次不是很高,但至少它是解脱道了。
第二种,知缘性离,缘觉法界。
这种我空的智慧,不是从无常悟入的,他是从因缘性空悟入的,这种人水平更高。这种缘觉法界,我们后面会再详细地说明。
第三种,六度万行齐修,菩萨法界。
第四种,真慈平等,诸佛法界。
四圣法界都是安住空性,但是小乘的空,它比较偏空,没有大悲心;大乘的空有菩提心、大悲心,差别在这里。但是基本上三乘都已经安住空性,所以《法华经》上说,三乘共坐解脱床,就是空性。
但是这个空性当中,有些人是完全出离心,自私自利的空;有些人是慈悲的空,这样子而已。
所以,我们从空性又分出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但是这些人都是圣人,不可思议了。
他们已经从空的角度来看人生了。只是说有一种人,是比较自私的心态;有一种人是比较大悲心的心态,但是空的本质是差不多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