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0]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3]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3]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0]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2]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凡夫所看到的是对错,菩萨所看到的只有因果
     
    [ 作者: 陈剑鍠   来自:网络   已阅:2348   时间:2020-12-3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12月3日    佛学研究网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书读到人定胜天这个词,我想这个字每一个人读到的时候,都会让我们感到内心充满了无限力量,而且我们有一种不可一世的觉受,认为这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做不到的,即便是天,我们都可以超越它。所以当时因为年轻人血气方刚,而且心中有种种的理想,那一种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勇气,是非常刚强的,也是值得嘉许。然而年纪渐渐增长,经过岁月的洗礼,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子。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无奈,真的没办法就是没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因为凡事都是因缘的问题,如果我们扣紧佛法来讲的话,一切是因缘的问题,但是因缘又是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因缘不是单因单缘,不是乃至于所谓的三因三缘,不是三世因果这么简单的事情。
     
        其实因果关系是多维度的,因缘果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也常说,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就,都是众因众缘所成就的,我想所有的佛教徒都会承认这一件事情,乃至接受这一件事情,那么,如果我们缺单因单缘,任何的事情就无法成就。例如蜘蛛网,蜘蛛网的每一个节点,它跟任何的一个节点,都有关系的,都有关联的,换句话说,任何的一个节点之所以能够被结成,它跟其他的节点,它的支撑点都有密切的关系,每个节点之间是相互衬托的,互相互补互存的,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

        当然这个还只是从平面的角度去想,如果我们再进一层的,用所谓的立体的空间去想象的话,在这一面蜘蛛网的一个节点,跟任何一面的节点,是不是也都有连带的关系。所以当我们这一个节点要去成立,要去成就,要去它所谓的织网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其他的节点来衬托。

        我讲的这还只是三度空间,如果我们进入到人类三度空间看不到的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度空间呢?就是我们讲的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于不同维度的,天人的因果,或是说净土的因果,我想那是不同维度的吧,但是那个也一样涵盖在我们现在的节点上。

        佛教告诉我们因果不可思议,他的不可思、不可议,道理就是在这里,不是可以用我们的逻辑思辨,我们的名相分析,乃至概念思维等等,如果用这样所谓的概念名相思维的话,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性的东西,就会显得很苍白而无力。所以我们必须要从这个立场,不管是三度的或是四度、五度的,多维度的空间去看这一个因果关系。

        如果我们今天有这个立场,以这个心态来面对疫情的话,我想比较容易去谈提升我们生命意义的问题。因为其实生命意义的提升,不是知识的问题,我们读再多的书,其实很难去触及到生命的那一个点,也绝对不是刚才所说的逻辑的思辨、名相的思维、概念的分析等等所能做到的。

        如果大家接受了这样一个论点,乃至这样的想法已经入心的话,那么你们肯定会继续追问,怎么做才能够提升?这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所以我们先给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说,如果从佛教的做法:

        第一:我们需具备一个所谓的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佛法要的就是要我们证入空性,我们凡夫很难做到。空性是在缘起的当下证入的,所以佛法有一句叫做缘起性空,没有缘起缘灭的当下,就没有空性这个事情,简单讲空性也是假名而立的,但是这个对我们来讲,现在还是语言层次的说明而已。

        实际的是你要去实践,要去碰触到内心的那一个点,那一种觉受。在缘起缘灭的当下,去体悟它这个空性,但是我们做不到。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应该要有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我们称它叫作空性见,就是空性的知见,空性的知见就是无常的知见。就像一开始我们用佛法的角度来谈如何面对疫情,如何提升我们生命意义的整个历程的话,我们要从无常观里面去看。时时要有这种所谓的缘起缘灭的知见,这个就是所谓的空性的知见。我们没有证入,但是至少我们要有这种观念,这种想法,去面对我们现在当下所发生的事情。

        第二:要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在行、住、坐、卧、当中去实践无常观。其实我们常常生活在二元对立里面,不是对就是错。我曾跟我的学生上课说:在凡夫的眼里有是非、有对错,在菩萨的眼里只有因果。

        菩萨看到的是一个缘起缘灭的东西,但是我们众生总是在看高矮胖瘦、贫富贵贱、对错等等这样二元对立的事情。因为我们在二元对立的思维当中,所以我们陷入了痛苦,我们执着了。

        我们要回过头,至少我们还没证入空性,我们要有一个所谓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简单讲就是空性见,空性的知见。我们要时时地这样放在心里,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你是一个想要在佛教里面修持有所得益的话,你要时时刻刻地把这样的无常观放在我们的心里,不管你修的是任何宗派,不管是念佛、是禅修、是修天台的止观等等,就一定要这样去面对我们周遭的一切。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书读到人定胜天这个词,我想这个字每一个人读到的时候,都会让我们感到内心充满了无限力量,而且我们有一种不可一世的觉受,认为这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做不到的,即便是天,我们都可以超越它。所以当时因为年轻人血气方刚,而且心中有种种的理想,那一种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勇气,是非常刚强的,也是值得嘉许。然而年纪渐渐增长,经过岁月的洗礼,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子。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无奈,真的没办法就是没办法。为什么没办法?因为凡事都是因缘的问题,如果我们扣紧佛法来讲的话,一切是因缘的问题,但是因缘又是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因缘不是单因单缘,不是乃至于所谓的三因三缘,不是三世因果这么简单的事情。
     
        其实因果关系是多维度的,因缘果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也常说,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就,都是众因众缘所成就的,我想所有的佛教徒都会承认这一件事情,乃至接受这一件事情,那么,如果我们缺单因单缘,任何的事情就无法成就。例如蜘蛛网,蜘蛛网的每一个节点,它跟任何的一个节点,都有关系的,都有关联的,换句话说,任何的一个节点之所以能够被结成,它跟其他的节点,它的支撑点都有密切的关系,每个节点之间是相互衬托的,互相互补互存的,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

        当然这个还只是从平面的角度去想,如果我们再进一层的,用所谓的立体的空间去想象的话,在这一面蜘蛛网的一个节点,跟任何一面的节点,是不是也都有连带的关系。所以当我们这一个节点要去成立,要去成就,要去它所谓的织网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其他的节点来衬托。

        我讲的这还只是三度空间,如果我们进入到人类三度空间看不到的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度空间呢?就是我们讲的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于不同维度的,天人的因果,或是说净土的因果,我想那是不同维度的吧,但是那个也一样涵盖在我们现在的节点上。

        佛教告诉我们因果不可思议,他的不可思、不可议,道理就是在这里,不是可以用我们的逻辑思辨,我们的名相分析,乃至概念思维等等,如果用这样所谓的概念名相思维的话,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性的东西,就会显得很苍白而无力。所以我们必须要从这个立场,不管是三度的或是四度、五度的,多维度的空间去看这一个因果关系。

        如果我们今天有这个立场,以这个心态来面对疫情的话,我想比较容易去谈提升我们生命意义的问题。因为其实生命意义的提升,不是知识的问题,我们读再多的书,其实很难去触及到生命的那一个点,也绝对不是刚才所说的逻辑的思辨、名相的思维、概念的分析等等所能做到的。

        如果大家接受了这样一个论点,乃至这样的想法已经入心的话,那么你们肯定会继续追问,怎么做才能够提升?这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所以我们先给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说,如果从佛教的做法:

        第一:我们需具备一个所谓的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佛法要的就是要我们证入空性,我们凡夫很难做到。空性是在缘起的当下证入的,所以佛法有一句叫做缘起性空,没有缘起缘灭的当下,就没有空性这个事情,简单讲空性也是假名而立的,但是这个对我们来讲,现在还是语言层次的说明而已。

        实际的是你要去实践,要去碰触到内心的那一个点,那一种觉受。在缘起缘灭的当下,去体悟它这个空性,但是我们做不到。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应该要有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我们称它叫作空性见,就是空性的知见,空性的知见就是无常的知见。就像一开始我们用佛法的角度来谈如何面对疫情,如何提升我们生命意义的整个历程的话,我们要从无常观里面去看。时时要有这种所谓的缘起缘灭的知见,这个就是所谓的空性的知见。我们没有证入,但是至少我们要有这种观念,这种想法,去面对我们现在当下所发生的事情。

        第二:要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在行、住、坐、卧、当中去实践无常观。其实我们常常生活在二元对立里面,不是对就是错。我曾跟我的学生上课说:在凡夫的眼里有是非、有对错,在菩萨的眼里只有因果。

        菩萨看到的是一个缘起缘灭的东西,但是我们众生总是在看高矮胖瘦、贫富贵贱、对错等等这样二元对立的事情。因为我们在二元对立的思维当中,所以我们陷入了痛苦,我们执着了。

        我们要回过头,至少我们还没证入空性,我们要有一个所谓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简单讲就是空性见,空性的知见。我们要时时地这样放在心里,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你是一个想要在佛教里面修持有所得益的话,你要时时刻刻地把这样的无常观放在我们的心里,不管你修的是任何宗派,不管是念佛、是禅修、是修天台的止观等等,就一定要这样去面对我们周遭的一切。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你越对,得罪的人就越多[254]

  • 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皆有因果[305]

  •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294]

  • 你以为的,未必是真![403]

  • 菩萨的概念是什么?[425]

  • 5个因果等式,道出人生的真谛[1138]

  • 如何应对那些你无能为力的事[469]

  • 懂得了因果,就懂得了自制[486]

  • 缘起因果,这样做泽被子孙[520]

  •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519]

  • 世上哪有委屈,都是因果![726]

  •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839]

  • 故事很短,却说透了我们的一生![619]

  • 什么是菩萨?[828]

  • 菩萨六度万行,为何“布施”第一?[852]

  • 最高境界的思维,叫“灰度思维”![769]

  • ​原来,这就是“不值得定律”[767]

  • 世上最有灵性的三句话,看清了此生因果[888]

  • 敬畏因果,做一个善良的人[988]

  • 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120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