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祝您夏安[127]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103]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51]

  •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高明的办法[103]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13]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9]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8]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11]

  • 清茶饮语[127]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6]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31]

  • 对松悟禅[148]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人性的慧根是佛性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73   时间:2020-11-23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11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

      ●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

      ●社会,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谐;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

      ●不说他人长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时刻诚心待人,日夜专心做事,是懿行。

      ●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

      ●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

      ●待人要有平等心,对已要有平常心。

      ●积善可以得福,积德可以增寿。

      ●大慈缘于大善,大善缘于大爱,大爱缘于大德。

      ●只有忘记对别人的善行,才会持续不断的为别人施善。

      ●情是一种心灵感觉,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种心灵味觉,淡里自有佳境。

      ●和为贵,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为高,所以才需忍让、忍耐、隐忍。

      ●忍,有时要让,有时要耐,有时要隐。所以,忍其实是另一种形式“韧”。

      ●福临心享,祸至神伤;祈福避祸,人自安康。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

      ●千眼,意在观世,千手,意在济世;人间福音,无过如此。

      ●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无私者才是慧觉。

      ●入世者聪,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者觉。

      ●人生悟道,在聪明的台阶上只能仰视,只能在智慧的峰顶才会鸟瞰。

      ●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一样;心灵需要修缮,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样。

      ●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

      ●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

      ●修形养性和施善积德,既要点滴做起更要日积月累。

      ●赶路要趁早,修身重戒律,养性贵有恒。

      ●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

      ●人的本能是爱自己,人的本性是不伤害他人。

      ●爱人先自爱,自爱先自觉,自觉先自省,自省先自悟。

      ●生命有限,爱心无限;无限的爱可以把有限的爱延长。

      ●爱无所求,被爱无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

      ●自爱是一已之爱,博爱是众生之爱;不弃自爱,弘扬博爱,才是真爱。

      ●一已之爱,有利于家庭的和睦;众生之爱,有益于社会的和谐。

      ●一颗爱心便是一缕春风,一片阳光,便是一生快乐,一世美好。

      ●爱可以扩展,爱可以延伸¨¨故大爱可以无过;爱要铭刻爱要珍藏¨¨故真爱永恒。

      ●一已之光只是一点明亮,只有点亮大众之光,才会燃成一片光明。

      ●赐福别人,就是造福自己;宽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首先是被别人需要,然后是被别人赏识,最后才是被别人赞誉。

      ●人生难得解脱,难求洒脱;解脱只是自救,洒脱才是自在。

      ●无论教化,还是感化,最终的效果当是心灵的灵魂的净化。

      ●面对非议,无愧则心安;身遭诬陷,无愧则定神。

      ●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树立起来,人的声望更要用毕生的德行来养护。

      ●点火者明,近火者暖,玩火者焚。

      ●恶性,往往认贼作父;善心,则可以化敌为友。

      ●心如水,而性则可能是盐、是糖、是茶、是咖啡¨¨¨这样,心境不同时,心性也会异样。 佛性则是人性的慧根。

      ●心气要高,姿态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性四大弱点[249]

  •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209]

  • 别测试人心,别高估人性[285]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514]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495]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765]

  •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811]

  •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911]

  • 老祖宗的四句话,看透人性,说透人生[777]

  • 月溪法师谈佛性[1299]

  •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后面两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1907]

  • 5个寓言故事,把人性都说透了![1755]

  •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1798]

  • 戳破人性真相的7个小故事,现实又扎心,看完就懂了[2198]

  • 你就是佛啊![1854]

  •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1918]

  • 10句古人名言,把婚姻、家庭和人性讲透了![2036]

  •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1953]

  •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2165]

  • 何为“自心净土”[361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