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0]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2]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5]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6]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47]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7]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59]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4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你信仰的是佛法还是传法的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529   时间:2020-11-15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11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信仰信的是什么?信的是一种精神,信的是一种主义,信的是一种观念。例如信佛祖的精神,信老子的精神,孟子的精神,达摩的精神,祖师爷的精神,六祖的精神。

       佛和法是人托着的,是僧托着的,如果因为某个僧犯了错误,你就歇斯底里,放弃你的信仰了,那你不是一个有真正信仰的人。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他信仰的是佛、是法,而不是某个人。

      僧宝是佛法的工具,是信仰的传递者,他们类似传递火炬的人,你信仰的是火炬,而不是火炬的传递者。听懂了没有?你不能因为传递者出现问题,就连火炬都拒绝了。

      佛法本身没有错,错在使用佛法的人。真信仰者要明辩是非,不能一棒子打死佛法,打死和尚,毕竟佛门中还有真正的修行者。就像你不能因为太阳有黑子,就否定光明。

      信仰通过什么体现出来呢?通过奉献、通过忘我、通过责任心、通过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每一个成就的祖师都有个共性,那就是忘我的精神。

      如果处处以我为中心,我需要、我想做、我开心、我喜欢的我才去做,你还能够成为祖师吗?你还有人缘吗?众生需要,众生喜欢,社会有这个需求,市场有这个需求,你去做了,你才能成就。

      如果当年的翁源县有很多寺庙,还需要我来建东华禅寺吗?正是因为十八年前,翁源县一个寺庙都没有,一个弘法的和尚也没见过,他们只是从外地、从电影上见到过和尚。当地的佛教徒需要翁源县有寺庙,众生有这个需求,所以我才留下来开山建寺。

      如果说,今天万行还有那么一点成就,那都是众生成就了我。每一个成就的祖师,其实都是众生成就了他。你之所以功成名就,是众缘和合让你功成名就,而不是你一个人就可以功成名就的。

      我常说,我们的心是分五个阶段来成长、成熟的:降伏其心,善用其心,无住其心,心灯长明,心本自在。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是靠心这个工具来做,那我们降伏这颗心的目的是用来干什么?做好事、弘扬佛法。

      由于我们善用好了这个工具,产生了功德,产生了福报,产生了光环。但不能住在这上面,不要执着,不要贪功,因此第三步:无住其心。心不要住在你的业绩上,不要住在你的成果上,不要沉迷于你头上的光环。

      那如何不住在上面呢?时时刻刻地警觉,靠你心灵这盏长明灯,你的心灯长明就是时时刻刻警觉。当你有了时时刻刻警觉的心,来去无牵挂了,是不是自由自在了?最后发现“我”本来就自在,是不是这样?

      如果你警觉的心不成片成势,整天落在你的功名上,执着功名,你的心是自在的吗?不仅不自在,功名反而成了你的负累、你的枷锁,你甚至会被它反噬,失去初心,失去真正的信仰。

      真正成就的祖师,以及那些有真正有信仰的人,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恶意攻击。前面说过,成就的祖师和有真信仰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忘我精神。

      一个连我都不要,都敢于舍弃的人,就是大无畏的人。如果你能真正做到这个“我”都没有了,把这个“我”都空了,对方又能朝哪里攻击呢?

      你们可以去网上搜搜,哪一个高僧大德没有被谣言攻击过?以前网上也有个人天天造我的谣,我不仅不删,反而因为他的存在,我变得更谨慎更自律,更励精图治。可以说,今天我有那么一点成就,又没有在成就中迷失,这个人绝对有一份功劳。将来我若成佛了必然度他,这就是他的功德。

      菩萨畏因,凡夫才畏果,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境遇,我都希望大家能为真正的信仰而活,至善至勇,光明磊落。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自信的人都有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332]

  •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523]

  • 如何应对那些你无能为力的事[469]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649]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548]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781]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722]

  • 人生靠什么?[732]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417]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586]

  • 佛法中的“药”[883]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783]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792]

  • 什么是菩萨?[829]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885]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900]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778]

  •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756]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150]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94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