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01]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14]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1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04]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04]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21]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2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21]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42]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130]

  • 如果事与愿违,等一等也没关系[123]

  • 思维的宽度,决定人生的高度![13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古训: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920   时间:2020-10-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10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先贤的人生经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纵观古今成大事者,为人处世皆有妙方。总结起来,古人的人生智慧,都凝结在这九个字里。

        01 事不拖

        是人就会有惰性。

        谁都有累了、乏了的时候,免不得想要停下来偷会儿懒、歇一歇。

        但做事最怕的就是一个“拖”字。

        今日事就该做到今日毕。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珍惜今天的人,怎么能把握好明天?

        遇事只会拖延,拖着拖着人就老了,拖着拖着事就黄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我麻痹中虚度光阴,小事拖成大事,好事拖成坏事,易事拖成难事,到头来只落得个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警策世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勤勉,岁月不待人。

        做人,一定要惜时勤勉;做事,一定要雷厉风行。

        勤则世上无难事,拖则易事也难成。

        别再给自己找理由了,想清楚就马上付诸行动。

        一旦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事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02 话不多

        《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沉默寡言的人往往行事稳重、吉人天相;辞费滔滔的人往往暴躁浮夸、树敌招祸。

        所以,管住嘴,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弟子规》中说:“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意思是,话不贵多,而贵于精。

        讲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巧言令色,耍嘴皮子功夫。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写到:“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墨子有个学生名叫子禽,子禽曾经向老师请教:“多言和少言,哪个更好呢?”

        墨子回答道:“青蛙和苍蝇,昼夜不分地叫个不停,弄得自己口干舌燥,然而却没有人愿意倾听它们的声音;而报晓的雄鸡,只在黎明时高歌,天下的人却都闻鸡而起。这样看起来,多说话又有什么益处呢?重要的是说话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有情绪时,过后再说;
        没把握时,求证后说;
        有急事时,稳住细说;
        没必要时,按下不说。

        不该说的别瞎说,不能说的别乱说,不会说的别胡说。

        言之有物、把握分寸,才能发挥出语言的魅力。

        03 人不作

        做人,一定要懂分寸。

        所谓懂分寸,就是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

        分寸是一把尺,既能拿来衡量自己,也能拿来衡量他人。

        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不温不火,不卑不亢;
        刚柔相济,外圆内方;
        有礼有节,有度有量。

        当进时则进,当退时则退;当显时要显,当藏时要藏。

        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端什么碗就吃什么饭。

        行事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阅尽千帆淡泊宁静,饱经沧桑世事坦然。

        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拿捏,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家庭和睦的根源:摆正位置[206]

  • 没有这四样,善良就是傻[742]

  • 9个好习惯,助你走出精神内耗![828]

  • 最高境界的思维,叫“灰度思维”![769]

  • 分寸,是人生的关键[664]

  • 聪明人守拙的“三层境界”[1751]

  • ​最好的自律:事不拖,话不多,人不躁[1665]

  •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3种人[1245]

  • “与佛有缘”的人,身上都有这5大特质!你有吗?[3130]

  • 培养自己的定力,要从这里开始![2299]

  • 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把握8个分寸[1832]

  • 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懂得把握分寸[2994]

  • 别人给得起,但你的福报不一定能用得起![1848]

  • 人的好运从哪里来?[2011]

  • 星云大师:再好的关系,也要懂得分寸[2022]

  • 尊人有分,敬人有度[1607]

  • 言语胜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2661]

  • 拯救“拖延症”患者?这些禅师修行的故事分分钟治愈你[3802]

  • 正月初二 迎婿日大拜年|佛陀教你如何把握说话的分寸?[2374]

  • 分寸[201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