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9]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3]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3]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1]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0]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0]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6]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记圆妙法师的悟处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656   时间:2020-10-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10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修在仙岩寺”之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记圆妙法师的悟处

        半个月之前的某一天,师父忽然就听到圆妙法师跟他说:师父,我终于明白“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了!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这也正是师父创立的参悟之路——“虹光九关”的第八关,圆妙法师那日透过去了!

        师父也跟着欢喜,立即发微信语音告诉一干弟子们。

        庚子年大疫的乌云里忽然便透出了亮光,阴霾顿失。

        “圆妙反而要感谢这场疫情了!”师父的喜悦溢于言表。因为疫情,圆妙法师安居参悟自性,有了突破乌云、看到太阳的机会。

        乌云是烦恼。太阳是真如自性。然而不是说突破了乌云就没有了乌云。乌云还是乌云,乌云还在。只不过在乌云的状态下一直有太阳的存在,即使是乌云密布。

        于是圆妙法师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断烦恼思想是误区!”

        知否知否?烦恼妄念如流水瀑布般不停息,断不开,根本没有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的什么中间还有个空的念。

        瀑布般的妄念烦恼就让它自然地冲泄流淌,真如本性本自不动,明明白白、清清了了。

        “这些道理,以前任师父怎么说我都无法接受,现在不仅是完全接受,更是体认!承担!”圆妙法师柔软的山西腔里有了坚定的果敢和满满的笑意,“当下体认即可!”

        “所谓的修行,即是当下体认并承担。慢慢地修,修信——相信我就是佛。不要着急,以幻修幻。而真如自性也不是修来的,本自具足的。彻底放下身心的执着,三毒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体认之后,三毒习气自然就少了,是一个渐修的过程。”

        烦恼不断,我也是佛。“三毒水泡虚出没,五蕴浮云空去来”!我就是佛!我就是阿弥陀佛!

        “即使体认了我就是佛、我就是阿弥陀佛,我也要求生净土。现在念佛的时候,虽然也有很多恶念,但不理它,它是自生自灭的。”

        这些话,圆妙法师说得斩钉截铁的。

        以前,不管女儿在做什么,圆妙法师的心都是被揪紧的,担忧、愁结,不知所措,寸步不离。

        出家八年了,为何还是这样?

        作为一位中科院博士后出家的法师,不乏深入经藏、不乏各种实修,虽然也经常咀嚼师父的开示——你即是佛,但就是因为不能体认、不能承担,才有了多年未挈入无生法的种种困苦。

        女儿是她的心结。

        法师出家时,女儿二十七岁,研究生已经毕业。看女儿一头埋在经书里、日日念佛的架势,圆妙就下决心出家了,其中的一念私心便是:只有一个女儿,家里总要延续香火,我就代女儿出家吧。

        然而女儿注定的出家命随后而至。于是母女俩成了师兄弟。很多时候,圆妙认定女儿是在经历“魔拷”,只要撑过去了,彼岸有份,净土可期。她本人的出家和精进都源于女儿。除了师父,女儿便是自己最大的善知识。

        但都出家了,作为母亲的担忧却没有少。女儿用功过度,圆妙很是担心,日夜盯着,急得不行,本来一味参禅的也随着女儿念佛修净土了。

        此时看着女儿敲木鱼诵经的圆妙法师终于坦然了。

        女儿还是这样的女儿,圆妙已经不是原来的圆妙。

        “女儿和我都有真如本性,没有什么可担忧了;再说了,她一心念佛,靠定弥陀,我尽可放心。”

        或者,圆妙还是原来的圆妙,女儿已经不是这样的女儿了。

        圆妙照样吃饭睡觉洗衣服,什么都没有变。

        女儿在圆妙心中,却是佛了。

        而女儿、佛、众生,和圆妙本人,都是平等的。

        圆妙继续说:正因为都是平等的,对待别人、对待一切都和对待自己一样了。自己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寂寂地地看着自己和所有的一切。没有妄念、没有我执的清净念在延续着。但是,觉受到的、清净的佛的状态仍然不是佛的状态,因为还有无明——只要有“我觉”、“我受”,就是有“我执”。

        没有掌握好方法,学佛三十年还是老样子,因为走不出执着妄想。如果住在妄想的角度来处理人生,那么今生无解,也不可能往生。因为自己把自己绑定在无量的妄想里了,佛号根本没有用。

        临终的正念有两种,一种是圣人的正念,它是万里晴空一轮明月,完全没有妄想,藕益大师、印光大师是这样。

        凡夫的正念叫不随妄转,不是没有妄想,就是不要受它干扰。这个站位很重要。

        要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面对烦恼。

        要站在本来没有罪业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要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

        要站在一个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处理事情。

        ——按照圆妙法师的悟处,落实到净土法门,就是这样了。

        好了,该认真总结一下圆妙法师的悟后语录了:

        断烦恼思想是误区。一念返照,明白当回到真如自性,烦恼思想还在,但不再受影响。就像乌云本身没有问题,穿越它,在更高的天空,不再受其影响。

        真如自性。

        师父说的是对的。闭关的时候,不吃不喝不睡,站、坐、念佛皆是外相,皆不是本性。我们以为现在这个“我”是我,就永远回不到本性。

        一切的发生,只是缘起,幻化易变的现象,而这个波浪背后不变的“水性”,才是你的真如自性。

        修行次第。

        先修无常。释迦牟尼佛说,把无常观到极致,就是某种程度的开悟;再破我执,只有解决我执的粗大烦恼,返本归元才成为可能。

        念佛的佛力加持也很大,但圆妙法师的开悟,还是因为参禅,一直参什么是“自性”,一念返本,而后趋入。

        一切皆是妄想,一切皆是缘起性空,缘起并不是自性。

        宇宙万物的缘起,就像电视机上的画面,有,却不是真实不变的,一切皆是缘起性空。真正不变的是自性,一切都是自性的幻化,世界只因一念无明起。

        如何参悟观照自性,返本归元。

        在佛的见地观修,真正跳出去,还是因为一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八年的修行一直在往外跳,把“我”的身心也当成外,宇宙世间万物一切是外,假想安住在佛的见地上久了,也就慢慢趋入了。因为众生本具佛性。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都不是修出来的,自性中一切圆满具足,只是被“我执”障碍。慢慢地跳出贪嗔痴慢疑的障碍,自性可见。自性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自己的力量不够的时候,要依靠佛的见地,要依靠佛号咒语佛力加持的安住,直到明心见性。

        众生与佛有什么区别。

        众生就是佛。众生与佛的自性都是无二无别的。不是波浪背后的平静是自性,不是心足够清净是自性,那只是禅定的妄念少,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是水性,无论起波浪,还是风平浪静,背后的“水性”才是自性。

        但众生的功德还不够圆满,故要修之,从究竟的理上,到证量圆满,功德圆满。

        再来回顾一下圆妙法师的证悟历程,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悟山河大地一切是我。

        出家前,悟到山河大地一切是我,有见性境界,不稳定,掉出境界。

        第二阶段:破我执。

        广读佛经,发心为寺院做事。一日洗手时根尘脱落,破身见,未破心见。

        第三阶段:念佛了生死。

        照顾女儿(法号明一),顿感无依,遂依靠弥陀解决生死问题,了生死便放下生死挂碍。

        第四阶段:证悟。

        虽一直参悟自性,真正证悟因一念回光。闭关时,一时站,一时坐,一时念佛,遂感行住坐卧皆不是自己,一念回光,花开见佛。

        最后来分析一下圆妙法师的修行方法:

        第一,由慧悟入、在佛的见地证悟成佛。

        第二,禅即是观。

        观不是外观,外观为外道。反闻闻自性。反观能观是谁,能观也要破掉,直到悟到一切山河大地只是自性的显现,自我的身心世界只是妄执。观即可二六时中做功夫。观亦是参。《大念处经》开示观法。

        “采访”完圆妙法师,大家奇怪地不再活泼。体验着安住于真如自性所带来的无穷力量反而使人平静、沉寂。就像无限生机、深厚广阔的大海呈现着静静的海平面,没有一丝波澜。

        大家走出天王殿,一抬头,满眼的青碧透着嫩黄,正是即将金灿灿铺满庭院的银杏列队,庄严而华丽。所有人忽又兴奋了起来,有人无端地喊出了师父往年望庭前早梅而流出的 “不望无情处,泪伴雪花飞” 两句来。哈——

        不望无情处,泪伴雪花飞;
        但坐九霄外,忍看杏子落。

        或者,

        不望无情处,泪伴雪花飞;
        须向有心界,虹逐日光舞!

        再或者,

        不望无情处,泪伴雪花飞;
        九品道侣在,娑婆即极乐!

        弟子们哈哈笑着,尽情画蛇添足。最后那一句“九品道侣在,娑婆即极乐”,也是圆妙法师的女儿——法号叫“明一”的小师父想说的。修在仙岩寺,道侣济济,正法绵延,即便是短期挂单,也深深沐浴在圣地的无尽光明之中。明一师父身心安于莲台,日日佛号嘹亮,法喜充满。

        弟子们也都知道,师父的一言半句往往都是绝壁,毫无回旋余地。任大家如何承接,都是狗尾续貂。但即便如此,趁着“虹光九关”的最后一关——“无语默”尚未到来,我辈且行且歌,再絮再叨,为“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续个尾添个足,透个消息、催个生、“无语默”起来啰:

        三千大千界,
        几人吃饭几人饱?
        一念翻转法界,
        圣人乃边末事!

        凡有言说即是错,
        佛也是错,悟也是错。
        凡有念起皆是错。
        错错错!

        佛也是个妄,
        修也是个妄,
        一切一切都是妄。
        妄妄妄!
        ——你认为你证得了也是个妄!

        嘟!
        ——本来具足。你要证个什么?

        哦!
        ——没有什么东西是你要证得的!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惊人的宇宙法则:所有发生,都不是偶然[314]

  • 宗性法师:讲一个“不说话”的神奇故事[328]

  • 不识相!这三个字说到根儿上了[767]

  • 你从什么地方来?[772]

  • 霸气侧漏:武则天与佛教[933]

  • 你不必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862]

  • 南怀瑾:《金刚经》里的三大智慧,让你人生通达[923]

  • 三个人,开启了中国禅宗乘风破浪千余年,你知道他们是谁吗[1089]

  • 净慧长老:六祖大师“二种三昧”[1144]

  • 一行禅师:痛苦的根源是什么?[1266]

  • 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1239]

  • 师说:如何开启自性心地上的智慧?[2077]

  •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1912]

  • 中国禅宗史上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做人当如神秀和惠能![2381]

  • 《心经》的“心”字如何理解?[2335]

  •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5029]

  • 如何见佛?[3388]

  • 明一法师:五种心性可观察[2023]

  •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2122]

  • 自性、空性、法性是什么关系?[243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