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1]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5]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7]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不可不知的六个禅修小窍门
     
    [ 作者: 道伟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2352   时间:2020-9-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9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现代人学习禅观,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到道场进行训练,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禅观,就格外的重要。

        其实,禅观的实修,没有想象中那么的艰难,只要我们还能呼吸,还在生活,就可以进行。

        日常生活里,当一个念头生起去来的时候,贪、嗔、痴、慢、疑等任何动机生起的时候,你立即能够观察到它,观察它的来去、生灭、顔色、形状等等。

        通过观察其如实出现的情况,直到最后消失的那一刻,在消失后的那个最原始、最真实的、清净、光明的状态,你可以发现烦恼由浓转淡,从混浊转清朗,再通过打坐、行禅等强化观修用功,渐渐就能增长自己的功夫,获得如实慧。

        在这里,有一个修行的诀窍,就是要用客观的方式觉知它,正念地贯穿始终受持它,以平等心去观照它。在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语默动静中,谨慎地不让自己落入习气中,直至彻底凈化,成就无上正等菩提。

        以下提供六点技巧以支持修行者选用:

        1、不评判地接纳:练习者保持纯然的觉察,而不对种种身心经验如感受、想法、身体感觉等做好或坏的评判和取舍,如实观照并面对此刻的情境与身心状态,不加以排斥与抓取,坦然地接纳它。

        2、保持耐性、耐心和堪忍的毅力:对身心的种种状态和外在环境,能持以平常心,与之和平共处。

        3、怀抱初心:怀抱赤子般的初心,面对每一个当下发生的情境,保有新鲜、好奇和开放的心态,不用成见与固有、陈旧的习惯来做反应,这种警觉心对修行者很重要。

        4、信心与安心:对练习禅坐观修,保有信心和兴趣、自许,相信功夫时机成熟,相应的结果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生命的智慧象春来花自开般地得到实现,而现实生活的种种,都是最好的安排。

        5、无特定期待的精进心:不苛求结果、或某种特定的经验,放下刻意的努力和希求,只是处于当下的观修,觉察当下此刻的鲜活状态。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也是这层意思。

        6、放下执着:伴随练习的深入,及正念力、定力的升华,你会发现自己对过去已经发生的情境,不那么执着了,贪恋也释然放下了,只安住在生命当下状态中,纯粹地经验寂静、清凉的状态。

        如此,我们的智慧与慈悲才可以更加深广。禅修引发智慧是对真相的领悟和洞察,帮助我们体认到身心经验的变幻和苦、空、无常,以及世间万物的彼此关联和互相依赖的缘起无我;帮助我们心平气和地活在当下,而持续的活在当下的如实观照,对待一切必当心怀慈悲;最后,使我们所培育的心相续的特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导向身心轻安、健康、祥和,赋予生命更究竟而圆满的自由境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三句话![429]

  • 三句经典佛语,请一定牢记心中![544]

  • 做好你自己,需要做好两样事情[551]

  • 禅修的入门实践方法[549]

  • 佛门如何看待“爱情”?送给情人节的智慧礼物[616]

  • 戒掉这四种语气,家庭才会和睦![613]

  • 爱自己的十项修炼[621]

  •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730]

  • 人生有三色,和颜悦色、察言观色、不动声色[784]

  • 无所求即为禅[950]

  • 急于求成的时代,耐心才是最大的智慧[780]

  • 听从内心的声音,好好爱自己的11个重点![955]

  • 一诚长老:“白天吃饭,晚上睡倒” 这么平凡的道理,你偏偏向远处求[1071]

  • 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1233]

  •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1671]

  • “现在”“方便”这些词都源于佛教,离了它们,话还能说全乎吗?[2550]

  • 佛法禅修加油站[1231]

  • 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著[1584]

  • 放下对外境的执著,就不会在别人的情绪中悲欢[1405]

  • “福德”和“福报” 的区别[199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