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04]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50]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5]

  • 十问时间[15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8]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9]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文殊菩萨感应故事:至诚遇圣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492   时间:2020-9-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9月4日  佛学研究网

        隋朝有一位名叫高节的人,是并州人氏。小时候当他牙牙学语的年龄时,只知道称念“南无佛”三个字,其它什么话都不说。

        “奇怪,这个孩子怎么别的话一句都不说呢?”

        “是啊!我们这孩子的确也太奇怪了。”

        他的父母常常这样呢喃着。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间他已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了。

        “人生实在很苦,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真是烦恼重重;要想解脱,恐怕只有离开这个家去走修行这一条路了。”他心中想着。

        另一方面,他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那样的事情都不想做,好像世间上的事业没有一桩合他胃口似的,当然也很替他耽心。

        “爹,娘!我想去五台山修行,为了可以得到解脱”

        “孩子!你年事太轻,人也还小,娘实在不放心!”

        “娘!我已经十七岁了,都那么高了,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父母看他小小年纪,有出尘之心,反正不喜世间事业,留在家中无益,况且又苦苦恳求,不如就成全他算了。

        “好吧!一个人出门在外,可要多加小心哪!”

        就这样,他背起了简单的行囊,告别了双亲,就往目的地——五台山出发了。“无论怎么艰难险厄,我都要想法子克服它,以达成我求法的志愿”他心里想着。途中跋涉历经不少险厄,最后来到了北台山后面的一座山谷,见到一位苦行头陀,住的是简陋的茅屋,吃的是草根树叶,日子过得实在清苦,他一见却高兴万分,认为这是很难遇到的一位善知识,“这一位大概是我所要拜的师父了!”

        高兴地长跪在那里,对头陀说:“请收我做徒弟吧!弟子希望能在您的座下做个侍者,跟着您学佛。”

        “你吃得了苦吗?”

        “可以的。”

        “真的不怕吃苦?”

        “是的。”

        “好,如果你能习惯吃像我一样简陋的食物,就可以得到解脱。”

        就这样他做了苦行头陀非正式的弟子,他采取树根叶子充饥,以山涧清泉解渴,生活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连好多天都不以为苦。

        接着他的师父又告诉他:“你能够诵读法华经,才可以得到解脱。”

        于是他非常用功地诵读法华经,过了七天,法华经已可以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就再度请求师父教导解脱生死的方法。

        “如果你能收摄一切心念,放下万缘,一坐七天,必然能够解脱生死了。”

        于是他遵照着师父的指导去做,果然如法七日禅坐,起座以后,但觉身心轻快得很,心中充满了法喜,不过那时候,他仍然是在家人的身份,所以长跪向师父禀告:“师父啊!感谢师父的大法摄受,使我获益不少。但愿师父慈悲,度我出家吧!”

        他的意思是要求苦行头陀为他披剃,头陀对他说:“我年纪老了,现在长安正在开戒会传授三坛大戒,那里有一位卧轮禅师,你快点去,可归投在他的座下,让他度你出家好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师父的法号,他就拜问:“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上下德号呢?”

        “我的称号是海云,你记住好了。”

        高节于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泣别了这位山中的师父。来到了长安,并打听到卧轮禅师的住处。

        卧轮禅师见了他,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弟子是从五台山来的。”

        “为什么又来这呢?”

        “因为受了一位和尚的嘱咐,要我特地前来投靠您求您剃度的。”

        “你所说的那位和尚是谁?”

        “家师的法号上海下云。”

        “你,你说什么?”卧轮禅师一脸诧异的神色。

        “上海下云。”他重复一遍。

        “海云,就是华严经中所载,当初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第三位大善知识,不是万劫累积的福德因缘,是不能够见到的。可是你却放弃亲近大圣人的良机,反而来求我,那是何等错误的事情啊!”

        这时高节才恍然大悟,回想苦行头陀种种别人所做不到的高风亮节,生活清苦,清心无欲,言行特异,本来就是一位不出世的奇人,是千载难逢的大善知识,这时他恨不得粉身碎骨,再亲近随他学佛。

        于是遥望五台山跪拜,希望能够再度见到海云大善知识,就在他赶回从前头陀住过的地方。那有什么海云善知识?只是一片荒凉的山地罢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若不自净其意,如何参得善知识?[25]

  • 宗性法师:讲一个“不说话”的神奇故事[309]

  • 亲近善知识[343]

  • 世间与出世间“环境”:五台山与“神圣”佛山的由来[846]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1050]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1269]

  • 学佛,当亲近善知识[1572]

  • 一个人,真正彻悟这两句话,福报悄然而至,好运不请自来![1942]

  • 观世音菩萨感应初探[2420]

  • 观世音菩萨有什么生命特质[2474]

  • 你想什么,就会感应什么![1961]

  • 能烦恼瞬间消失的八个字![1682]

  • 天道酬勤,地道酬什么?人道酬什么?句句在理[3396]

  • 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2251]

  • 清代高僧教你8个字明辨善知识,字字珠玑![2180]

  •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2412]

  •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2083]

  •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能闯过几重?[2074]

  •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闯过了几关?[2433]

  • 它是学佛的最大障碍,处在这种状态的人,要及时改正[207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