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乔布斯对记者说:“我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记者:“难道聪明人没有尊严?”
“不!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他们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愚者更关注自己的‘面子’,总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
胡适先生作为一代宗师,做了许多“开风气”之先的事业。然而,在他的为人处世中,却丝毫不见孤傲不群、藐视一切的大师作派。
读读下面这段话,可以纠正课本中对他的误解——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
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
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
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
心眼这个东西——
想多了吧,小心眼;
想少了吧,没心眼;
不想了吧,缺心眼。
有的人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习惯了你的坚强,却忘记了关心;
习惯了你的大度,便忘记了收敛。
你越迷茫,
你醒悟得越迟;
投入得就越多,
也就越经不起失去。
这就是为什么迷路的人经常一条道走到黑。
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坦斯在《信息乌托邦》中指出,
“信息传播中,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
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
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
如果不做情绪的主人,
你永远是无常手中的提线玩偶。
修行并非让我们没有欲望,
本身修行,想要得智慧、得解脱,
也是一种欲望。
修行的目的,是让我们摆脱对欲望的执着。
佛陀告诉我们两个消息:
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人生很苦。
好消息是:还好,这只是一场梦。
你是继续装睡,还是醒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