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0]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6]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5]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58]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5]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他用十年磨砺心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446   时间:2020-7-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7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发现别人过得都很清闲,只有他一人整天在忙忙碌碌。

        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买的东西也大多是些比较轻便的。

        而十年来方丈一直让他去寺后的市镇,要翻越两座山,道路崎岖难行,回来时肩上自然还多了很重的物品。

        于是,小和尚带着诸多不解去找方丈,问:“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低吟了一声佛号,微笑不语。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发现方丈正站在寺的后门旁等着他。

        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坐在那里闭目不语,小和尚不明所以,侍立在一旁。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当他们看到方丈时,一下愣住了。

        方丈睁开眼睛,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

        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啊!方丈又问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远,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得还要早些呢?”

        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去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

        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

        几个月后,寺里忽然严格考核众僧,从体力到毅力,从经书到悟性,面面俱到。

        小和尚由于有了十年的磨炼,所以在众僧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出来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

        在众僧羡慕和钦佩的目光中,小和尚坚毅地走出了寺门。

        这个当年的小和尚就是后来著名的玄奘法师。在西去的途中,虽水阻山隔,艰险重重,他的心却一直闪耀着执着之光。

        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最大的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风光[533]

  • 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他不是“御弟哥哥”,他是“玄奘法师”[708]

  • 2023最好的活法:手心向下,目光向内,脚步向前[894]

  • 人生的六个坎,你过了几个?[1155]

  • 什么是人生,这是最优雅的回答![1231]

  • 玄奘对敦煌石窟的影响[1291]

  • 是棉被暖人还是人暖棉被?[1759]

  • 看完这五个字,生活处处都是上坡路[1466]

  • 佛教故事:“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的传说[2355]

  • 《心经》的神奇来历[2569]

  • 《心经》的神奇来历[5113]

  • 玄奘大师两字遗言激励后人千年[2514]

  • 玄奘的戒学生活、伽蓝见闻与律学观点[2599]

  • 成大事者,有三个要诀[2026]

  • 迎奥运圣火的遣唐船,玄奘竟与它有不解之缘?[2432]

  • 玄奘大师的般若因缘[3438]

  • 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熬是人生最浓的滋味[1938]

  • 西游记里的三藏法师与《心经》[3492]

  • 玄奘:一个偷渡的思想者(下)[2332]

  • 玄奘:一个偷渡的思想者(上)[234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