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3]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4]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5]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8]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5]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0]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9]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佛与众生世界的交流
     
    [ 作者: 圣赞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987   时间:2020-7-11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7月11日    佛学研究网

      无花幽谷漫奇香,绝迹云顶觅仙踪。

      雾里看花花还在,心意画佛佛非佛。

      当有人问:“佛”到底是什么?

      我想每个人一定立刻就会胸有成竹,有了答案吧。有的人会说,你看那面如皓月,慈祥庄严,威仪超俗的佛像不正是佛吗?有的人会联想到那伴随中国古老文明,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具有博大胸怀的佛教精神;有的人又会想到:梵乐清音,香雾缭绕的佛寺殿堂;更有各位大德法师,虔诚信众所理解的改造命运,变被动为主动,誓作命运主人的觉悟之路。

      其实,自己心中对“佛”的理解,方决定着“佛”在我们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能起到的份量,这也就决定了“佛”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究竟能发生怎样的影响,或轻于鸿毛,抑或重于泰山。

      为何会有这轻重之别呢?不是有人说,关键是虔诚,诚信,信则灵吗?是啊!但我们究竟信的是什么呢?原来我们在信仰着自己心中所编织理解的“佛”,这是真佛吗?这个理解与真佛的差异可能相距甚远,又何止十万八千里!真佛即真觉,真觉需探索。

      “佛”在我们生活中是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还是仅为多种业余爱好并存的需求之一;还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行好事,作好人的精神慰籍;还是那道出了万事万物运作机制,能决定我们命运,而无需他求的唯一?

      如果我们的生命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是由自己所控制的,那为什么还有诸多不请之缘未经我们的许可与商量就纷然踏至呢?

      今日不知明日事,风雨人生向前走;

      镜花水月因缘海,匆匆兼程至白头。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生命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的障碍何时会来,从何而来,我们能成功地阻止它们的反复再现吗?我们能获得心中向往的那真正永恒的幸福吗?

      如果生命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纯属偶然或自然的安排,那还有多少因缘是由我们自己所支配的呢?这道生命的算术题该怎么去做呢?

      如果我们就像那笼中之鸟,对社会中的种种无奈,无能为力,早已习以为常,并漠然视之,还快乐的活着,何时才能到达心想事成,如意自在的境界?这一天会到来吗?而对于我们的困惑与障碍,挣扎与无奈,又有谁能为我们指点迷津呢?

      “佛”正为此而来, “佛”对生命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真面目有着真实、客观的正确掌握和了知。对一切事物的明了,方才不至于出错阿!一个再有社会经验的伟大的人,在“佛”的面前,亦等同于“井底之蛙”,或“盲人摸象”。一个即便是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优秀品质的人,其思想虽无意于传厄,然一定会谬之者大矣!真不知我们何时方可对得起自己!

      “法力无边”,正是说,真理的力量是无限的啊!当我们全心全意地依靠她的时候,终于可以让滚动不息的漫漫生命长河找到了无悔的最终归宿。这正是“佛意”之所在,正是佛所希望的与众生世界的“意”之交流。

      “佛”的智慧终于在向世间推广普及时,形成了伟大的佛教。其实,真正“佛”的奥义还根本还没有发挥出来,仅是从道德层面的净化心灵与慈悲无私,使现实存在中的佛教在民俗社会生活中与中国的本土传统文化互融互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古文明与文化。虽然绝大多数虔诚信众仅从圆觉慧海中吸取了微不足道的养份,便已对其生命之调节与升华,收得不容小视之奇效。

      纵观中国的佛教发展史,她向全社会积极传达宣扬的,始终如一地在坚持和平与慈悲的主题。现今世界在和平发展的主流之下,种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单边霸权主义势力企图遍地开花,极端恐怖主义肆意狂行,令人发指。

      同时应看到,现今世人心浮气燥,追求感官肉体刺激多于高雅怡情养性,日日忙碌不知所终,生命悄然流逝而不自觉,不懂得享受体验生命的每个当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在一片抱怨声中,在意乱情迷的纠缠之中茫然了,茫然的后果是变本加厉的追求私欲的满足,冲突与矛盾的加剧亦在所难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可谓应时契机。这是充分尊重客观现实事物本身所蕴藏的,自发优化调整的潜力,使国家在各个领域做好宏观监督和调控的同时,给社会中的人和现象自身以充分的自由空间去发展、融和,从而实现自然微妙的变化式动态平衡。

      世人的思维早已被有限生存环境中的所见所闻狭隘地禁锢了。为了将这世人难解难思,无从下手的奥义在世间流布传扬,佛无与伦比地巧妙运用了世人自己的语言与经验,创立了一套表达身、心、世界互动关系及其来龙去脉的理论修持体系——佛法。其中每一点滴的方法,法门都是在带领着我们从甲地到乙地,又从乙地到丙地……,将我们从这个无比错乱的迷宫中一步步地导向出口。

      “佛”智的通达延伸出无比的创造性和可能性,佛教的博大胸怀感召着每颗心灵回归于奉献。“佛”对生命的改造可谓是终极深远的,一个真正领略佛意的智者,才会捅有最强的生命力。他可以结合任何社会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编织创造出一个奇妙活力的人生。

      一个受到佛的启迪并勇于实践探索的社会,一定不会是个平庸的社会,她一定是能将充满灵性的创造力与当前物质科技文明充分结合,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及全社会人性化的和谐与稳定,铺垫出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到底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理念?[195]

  • 佛悟道悟了什么[300]

  •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366]

  •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612]

  • 即使是佛,也有无能为力之时[684]

  •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672]

  • 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715]

  • 观音与湿婆——南亚宗教文化交流、互鉴例示[828]

  • 不立文字,禅宗怎么交流和传承呢?[971]

  • 怎样才能达到佛的涅槃境界[1875]

  • 佛并没有涅槃[1781]

  • “信”不是信佛,不是信他人,是信你自己的心[1477]

  • 如何证明你与佛有没有缘?[1820]

  •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1754]

  • 佛说的“五眼”,分别能“看见”什么?[1967]

  • 有心就有佛[1424]

  • 佛在心中,哪里都是道场[1768]

  • 陈坤:佛对我来说是呼吸,是流淌在我身体的血液[1777]

  •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1922]

  • 哪些人离佛最近?[184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