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26]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19]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04]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60]

  • 做人,不能太飘[109]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78]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69]

  • 学会哄自己开心[147]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68]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0]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7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如何化解过去、前世、今生的种种冤结?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349   时间:2020-6-28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6月28日    佛学研究网

        1.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真正学佛,对冤亲债主,决定不能用怨恨心。

        如果每个人都把怨天尤人、报复冤亲债主的念头舍弃,社会冲突就化解了,世界和平就能落实,人民才真正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

        应知,心怀怨恨,吃亏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别人对我误会,对我毁谤,对我陷害,都不放在心上,这是消自己的业障。

        对待冤家,依旧是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培自己的福报。

        《八大人觉经》中说:“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决定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这个是很大的错误。

        让自己的心真正做到纯净纯善,我们在这个世间没有冤亲债主,没有对立的,这一生过得多么幸福、多么美满!

        战胜别人不是英雄,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战胜自己的不善的知见,这个人才叫做“大英雄”。

        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我们的心善,看一切人都是善人;我们的心不善,看一切人都不是善人。

        所以佛法讲“境随心转”,外面的境界确确实实没有善恶。譬如说我喜欢这个人,我很喜欢他、很爱他,但是另外一个人很讨厌他,可见得它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每一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这是圣贤教导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要认真学习,要从自己本身去做到,能够爱一切人。

        2.真诚心为对方设想

        怨结,只要用真诚心去为对方设想,没有不能化解的。

        佛讲得很好,“冤家宜解不宜结”,结下冤仇,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

        所以应当要觉悟,从我们内心要把它化解,希望和平共存。

        3.肯定众生本性本善

        人都有佛性,中国人讲“人之初,性本善”。所有的不善,那是烦恼习气在作祟,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善的;我们要看他的本性,不要看他的习性。真正肯定,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一切境缘都是善的。

        我们的知见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就是大乘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

        4.深信因果,决不结怨

        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为什么因果不空?因果也是万法之一,也没离开万法,万法包括因果。

        因变成果,因就空了;果变成因,果也空了。

        像我们种植物,种桃,桃核是因。长成桃树后,桃核没有了,因就空了。桃树在结成桃的时候,结成果了,果又变成因。

        说因果不空,它有三个性质不空:“转变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

        世出世间法一切都离不开因果报应,善因决定得善果,恶因决定得恶果,这是真理,天然的法则。

        因此,佛教我们绝不能造恶业,不能跟任何人结冤仇。跟人结冤仇,将来必然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5.为立牌位,恭敬礼拜

        我教同修,为自己的冤家,最讨厌的人,写一个长生牌位,供在佛像旁边。

        每天拜佛也拜他,把他当佛一样看待,这样很好!所有的冤亲债主都化解了。

        有一些同修做了有效,有一些同修告诉我:“我已经做了三年,可是我看到他还是讨厌,这怎么办?”

        我说,我们再继续拜三年,我们功夫不够。

        什么时候能把冤亲债主都看作佛菩萨,对那些讨厌、不喜欢的人,也慢慢不讨厌、喜欢他了,修行的功夫才有进步。

        6.发心为一切众生修行

        我劝大家发心修行,不管是诵经、是念佛、是拜忏,我们的心都不是为自己个人,是为一切苦难众生、为一切迷惑颠倒众生。

        他们不知道修忏悔,我代替他、代表他们修忏悔,这样心量就大了。所有的冤亲债主,这时候都会被我们化解。

        为什么?我们这个身体不属于个人,所有的修都是为一切众生。

        冤亲债主纵然过去和我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冤结,他看到我们的这种心行,也会原谅我们,不再找麻烦。

        何况这样的心行,决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那个效果就更快了。

        所以,遇到一切障难,用什么方法能平平安安度过?真诚心,不为自己,为度众生。

        我修行为度众生,我学教为度众生,我念佛为度众生,乃至于我生活也是为度众生,活在这个世间也是为度众生,魔就不得其便。

        假如还有一念私心,对世间的尘欲还没有断掉,魔就得其便,魔来扰乱。

        7.真诚不够,忏悔无用

        修忏悔、做超度佛事,都没有感动冤亲债主,第一个因素,是我们的真诚心不够;

        再者,也要以真诚心求三宝加持。真诚心才能修积功德,与冤亲债主共享。

        所以儒、佛都教导我们,至诚就能感动,上可感动诸佛菩萨,下可感动天地鬼神。

        谚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虽然已经努力在做了,但做得还不够。为什么?

        冤亲债主他对我们怨恨还没有化解掉,这就是我们做得不够!

        真的功夫做到家,一切冤结自然化解。

        这一生不够,来生再来,生生世世不能间断。真修行人,无论是顺境、逆境统统能把自己境界提升。

        8.业缘要从内心化解

        我们常常遇到冤亲债主,有意无意毁谤我、侮辱我,甚至陷害我,我们要明了,真正学佛,决定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

        他怀疑我,我真诚信任他;他与我对立,我心中与他没有丝毫对立。要把对立的念头,从内心化解,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就好!决定不能有瞋恚报复之心。

        要学佛!《金刚经》上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最大的侮辱,最大的伤害。

        可是忍辱仙人用什么态度?没有一丝毫瞋恚的念头,忍辱波罗蜜圆满;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持戒波罗蜜圆满。

        而且还发心,我将来成佛之后头一个度他,布施波罗蜜圆满。

        这正是我们要学的!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生瞋恚,起报复的念头。互相报复,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麻烦就大了。

        9.吃素念佛,断恶修善

        真正一心念佛的人,冤亲债主不会找我们,为什么?我们已经回头是岸,变成好人。

        冤亲债主大多数也通情达理,看到我们真正改过自新,他看到也佩服、也欢喜,甚至也希望我们能帮助他,超度他。

        所以超度佛事灵不灵,要看主持超度的人。

        超度的人有真诚心,它就灵;超度的人心不真诚,它就不灵。

        特别是学佛者,佛教导我们素食、断恶修善、忏除业障、持戒念佛。

        果然真正肯这样做,冤亲债主不但不找麻烦,还会来护持我们,做我们的护法,彼此都得利益。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真正的宽恕,是化解不同层次的人生剧本[481]

  • 当内在的冲突消失了,才有爱别人的能力[1128]

  • 如何化解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禅师有话说[1572]

  • 警惕!嗔恨心的危害力极大,早知道早化解[1915]

  • 有人在背后说你坏话?这么做才是智者的“手腕”[2468]

  • 你帮助别人,你的困难自然有人帮你化解掉[1952]

  • 疫情对我们心理的影响和对治的方法[2873]

  • 心念,决定了你的命运[1897]

  • “本命年”诸事不顺利?佛教教你来化解![2000]

  • 佛教教你如何化解“本命年”里的诸事不顺?[2646]

  • 用感恩的心化解一切怨怼![2596]

  • 你若不懂得结善缘,没缘了,将来饿死都不一定[2420]

  • 两会访学诚法师:以佛法化解信息时代的孤独[3990]

  • 化解灾难的方法[5948]

  • 化解一切灾难根本修行大法[4793]

  • 化解病苦的方法[538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