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8]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6]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2]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2禅宗禅学 >> [专题]c2中国禅学 >> 正文


    觉知每一念
     
    [ 作者: 净慧长老   来自:网络   已阅:2461   时间:2020-5-9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5月9日    佛学研究网

      清楚地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这就是我们平常在祖师的语录、禅宗的书籍上面所看到的当下一念。禅宗的功夫,一定是要落实在当下一念上。我们学习佛法,学习打坐,总想求玄求妙,总想佛菩萨加持,其实,所有的玄妙都在这当下这一念上。我们仔细地体会,当下这一念,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可能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无穷无尽的灾难从当下这一念开始,无穷无尽的智慧也还是从当下这一念开始。人生的幸福快乐,忧悲苦恼都从当下这一念开始。真正的快乐在哪里?清醒地掌握、觉知了当下这一念,并且使之保持下去,幸福、快乐就在其中,佛国就在其中,西方极乐世界也在其中。

      当下这一念要说玄,是玄之又玄;要说简单,是简之又简,就看我们自己怎么用心。行香的时候,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从禅堂走到斋堂,也不要放过自己的念头,堂内堂外都是道场,都是禅堂。吃饭的时候,清楚地觉知到我们的牙齿和蔬菜、米粒接触的滋味是什么,和那些热的、凉的食物接触的滋味是什么。这一切都不要放过,都要清楚地觉知。知道是什么,并不等于去分别,去执着,去计较,仅仅就是知道而已,知道了就行了,不要再起第二念,这是一种直觉。如果起了第二念,那就是在打妄想,不起第二念,就不是打妄想,区别极为微妙,只是觉知就行了,只要看住它就行了。

      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同样念念要觉知,不起分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体接触冷暖涩滑,意根接触种种法尘。我们只是去接触它,不要起分别,看到听到尝到就行了。不管是人是物,看见了人不要分别他是张三,还是李四,保持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状态就可以了。

      根尘接触的当下那一瞬间的那种状态,也就是根与尘那种原初的状态,没有加意念,没有加分别,一加上分别了,就成了打妄想,接着而来的,就会有烦恼了。因为一分别,就产生了感受,苦的、乐的、不苦不乐的,有了感受就会有取舍,有取舍就有执着,有执着就有烦恼。让觉知自己当下这一念,运用在任何境界上,都不被境界所转化。这是用功的一个玄之又玄,简之又简的法门。能够把握这个法门了,就很简单,把握不住,这个当下一念,不可捉摸,所以就会觉得它很玄。实际上,当下这一念是现现成成的,不用去捉摸它,一捉摸就是第二念,就不是当下这一念。所以说,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运用这个方法,才有可能保持这种心态。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最耗费生命能量的,竟是你的起心动念![253]

  • 禅修的入门实践方法[549]

  •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730]

  • 无所求即为禅[950]

  •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1671]

  • 佛法禅修加油站[1231]

  • 人真的有前世、今生和来世吗?看法师们怎么说~[2361]

  • 如何从事世间活动,同时保持禅修的状态?[2269]

  • 最好的修行,就是静下来[2148]

  • 禅修,坏情绪的橡皮擦[2104]

  • 禅修不能被「缠」住[2274]

  • 牧牛与禅修[2160]

  • 真正的禅修,是活在每一个当下[2397]

  • 禅修法门的抉择[1847]

  • 法师教你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2497]

  • 不可不知的六个禅修小窍门[2352]

  • 注意了!千万不要轻易说别人的缺点和毛病,后果很严重![2337]

  • 禅修,修的就是看破幻象的能力![2421]

  • 我的母亲,我的佛![2681]

  • 躲避瘟疫的“千金良方”[303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