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镜虚禅师】
《星云禅话·禅即生活》记载,韩国的镜虚禅师门徒弟子很多。
有一天晚上,镜虚带了一名女子回到自己房间,立刻把房门关起来,好几天都不打开,二人似乎在房里同居同食。
徒弟满空和师兄弟深怕大家知道了不好看,所以一直把守在门外,遇到有人找师父,他都说禅师在休息或打坐。
但是,满空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终于鼓起勇气去找师父理论。
一进到师父的房间,就看到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子躺在师父的床上,满空冲动地对师父说:“师父!您这样的行为,还能做我们大众的模范吗?”
镜虚禅师一点也不动气,轻言慢语地叫满空上前仔细看清女子的脸部。
满空当下大惊,原来女子是个麻风病者,鼻子掉了,耳朵没有了,嘴也歪了。禅师把她带回来,正用特殊的方法为她治疗。
这时,禅师又再轻描淡写地告诉徒弟,他现在要替女子按摩,帮助她活络气血。
满空闻言下跪,惭愧地对师父说:“师父能看的,我们不能看;您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弟子们愚痴,师父的见解我们竟不能了解。
一般人对是非好坏的判断,往往很自信地说:“我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其实由于短视,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
即使亲眼看的,也不见得是正确;亲耳听的,也不见得是真实。事情的真相,要深入地去了解;事情的好与不好,自有它的价值,若因不了解而议论,这就是愚痴、短见,就如盲聋之徒一样。
禅不是用眼看的,不是用耳听的,是要用禅心去意会的。
广钦老和尚是佛教界一代高僧,然而,当年,年轻的广钦和尚由深山闭关后回到承天禅寺时却遇到了考验。
当时他须发皆长,宛如山人,无人认得他,经过表明才知究竟。过了一段时间,寺中当家师和殿主为了考验他的功夫,故意把功德箱的钱财藏起来,然后对他表露疑惑。
于是举寺认他为贼,数月白眼恶言交加,而他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安然自在。
最后当家师和殿主对大众公开表示,是为了考验广钦老和尚的功夫,才故意这样做。大众皆非常惊讶,面面相觑,然后向广钦老和尚请求谅解。
【法师精华法语】
你是否也会在生活中误会别人呢?学佛人要有禅心,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烦恼什么?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广钦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承天寺经常人山人海。到底来的人是为什么而来呢?有一天老和尚就笑著对弟子说:‘人这么多,我们设法让一些人回去。’弟子就说:‘人既然来了,要怎么叫人回去呢?’老和尚笑著说:‘我有办法’。
老和尚年纪老了,没有牙齿,是装假牙。访客很多的时候,他就故意坐得弯腰驼背,头歪歪的,又把假牙弄出去,流口水,好像在打瞌睡。大家看到这种情形,都觉得很奇怪,很怀疑—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广钦老和尚吗?怎么会这样呢?看老和尚其貌不扬,也不像一位高僧,大家看了都很失望,没兴趣,都回去了!
老和尚看这么多人走了,就在那儿笑,说:‘这些都是来看外表,迷于事相的,也不是真要来求佛法的,果然都回去了。’
我们一般人是—有人来就摆出一副庄严的形象,让人家参观,很怕人家不生恭敬心,批评我们不庄严。
但老和尚无我相、无人相。他游戏人间,用各种办法来考验—到底你是来看外表的呢?还是要来求佛法的呢?
如果经常发生误会,说明心量还没有打开!如果我们不能超越表相的世界,就很难生起大智慧!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