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0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4]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9]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5]

  • 十问时间[15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9]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052   时间:2020-4-2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0年4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做义工等等。

        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

        也许有的人不断地修福,经常去印经或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者病不见轻,贫穷者依然贫穷,所求者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

        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实在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嗤之以鼻、看不起他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的不好呢?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

        在路边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认为他在假装残疾,在行骗;或给他钱的时候,自己有一种看不起他,可怜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

        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幸灾乐祸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不知道呢?

        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幸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了。

        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的。

        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

        其实,惜福比造福更可贵。

        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

        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白己更加地堕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

        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

        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

        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

        所以,要让自己幸福一些,还要注意,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

        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

        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

        或者,离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了,心里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样,稍有安慰。

        又或者,时常说一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

        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

        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所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

        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

        有此心,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福报,量大福就大。

        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

        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地指责与辱骂,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

        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与此同时,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

        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

        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有钱不是幸福,好多财富丰厚的人,心灵并不快乐,仍旧在痛苦中。如果,自己的心恶行善,或者心善行恶,苦心积的福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

        不是菩萨不保佑你,而是你把菩萨给你的又丢掉了。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85]

  • 人贵知恩,贵在感恩[917]

  • 珍惜资源,修福惜福[1212]

  •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916]

  • 佛教常识: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1794]

  • 学佛人遇到霉运该怎么办?如何破解?[1626]

  •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条条藏智慧![3502]

  • 中国的佛学,须由青年振兴起来,高僧对青年人的期盼![2021]

  • 惜福、修福、得福[2429]

  • 年青人学佛修行要注意这四点[2279]

  • 什么样的心态才能感召到财富?有人得到后又破产,为什么?[1849]

  • 网络学佛有风险:稍不留神就成魔子魔孙!如何预防[2057]

  • 可以用“梨”供养佛菩萨吗?师父教你如何以“果”供佛[4399]

  • 为什么要浴佛?浴佛出生十五种殊胜功德,你知道几种?[2778]

  • 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2239]

  • 广结善缘[3378]

  • 佛教故事丨如何才能改变命运[2296]

  • 善事没少做,但福报越修越少,原因竟然是这个[2956]

  • 佛教中的供养到底怎么做?[2657]

  • 佛教为什么要福慧双修[385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