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78]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6]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4]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8]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78]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8]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8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妙善公主:观音菩萨形象的中国化
     
    [ 作者: 李翎   来自:网络   已阅:4195   时间:2020-3-25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3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在汉传佛教中,观音菩萨是一位慈善的女性形象。但实际上,佛教里的菩萨是无所谓男身或者女身的。佛教认为,超越了轮回的罗汉和菩萨,不应该有外形和性别的区别。所以很多佛、菩萨和罗汉像,特别是印度和西域所造的像,大都偏向于中性,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早年的观音形象偏向男子,如《悲华经》里说观音是转轮圣王的长子。《华严经》里说观音菩萨:“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北魏和唐朝的时候,观音像还是男身,还有小胡子。到了宋朝,观音的形象逐渐变成了女身,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形象。

        观音在宋代变成女性神,是一种宗教心理的作用,因为女人相比于男人更为感性,从而也更便于亲近。同一类型的故事也见于道教的碧霞元君和妈祖的传说。源于河南宝丰的妙善公主的传说故事,是观音菩萨成为女性形象和印度神中国化的典型例证。

        宝丰有妙善的坟、妙善的出家地。宝丰香山寺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记载了妙善的故事。故事中,妙善,这个中国化的观音菩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河南汝州女子。人们认为碑里书写的“妙善传奇”就是观音的本生经,而这个故事的撰写,正是模仿佛典常用格式“如是我闻”开始的。

        中国的观音信仰,发端于公元5世纪鸠摩罗什的汉译经典《法华经》之《普门品》。但是这个故事里,只有三十三身美妙观音,并没有观音的“本生经”。按唐代僧人智通的记述,唐朝武则天神功年(697年),曾三度在中国宫廷受到冷落的千手眼观音经咒,通过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婆罗门僧达摩旃陀的游说,得到了武则天的喜爱。据说达摩旃陀还在画布上绘画此神图像进献给武则天,得到认可。于是,千手千眼观音信仰开始大兴。在洛阳,当时除了有达摩旃陀传播“千手法”,天竺僧苏施伽以及中国僧人慧琳和居士李太一等也都在广传千手法,由此“千手法”还出现了不同的派别。

        再后来,千手千眼观音信仰流布民间,宝丰香山寺妙善故事形成。于是,古代一位中国公主由于她的虔诚和孝道,成了千手千眼之圣体。

        观音在中国的女性化是令人着迷的现象。早在16世纪,西班牙传教士就在福建发现了妙善的传说本,并将之带回西方。1926年,英国学者威利发现明代的《南海观音全传》也提到了妙善的传说,但他并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宝丰的香山寺。后来美国学者爱利斯·格蒂在《北方佛教诸神》的修订版中,加入了威利提到的这个内容。妙善传说开始进入国内外学者的视野。

        1978年,英国学者杜德桥在伦敦出版了他的重要研究成果《妙善的传说》,1982年又在《哈佛亚洲学报》上发表文章,讨论台湾学者发现的两个讲述妙善故事的碑文。1990年,台湾出版了杜德桥《妙善的传说》中译本,2004年英国牛津出版了杜德桥《妙善的传说》的修订本。

        《香山大悲菩萨传》的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一个国王,最爱他的三女儿妙善,一门心思想为她寻个好驸马,但公主却一心向佛,立志青灯黄卷。国王大怒之余,烧毁佛寺,迫害僧众。国王也因而得了重病,非得有少女献上手、眼,方可得救。公主闻讯,献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自己也得道成佛,并显现千手千眼之身相,这是为了弥补妙善公主断双手、抉双眼救父造成的缺失。

        这一故事显然经过了道教文化的洗礼,其所用的词汇“仙人”“天神”“山中修道”等,都是道家神仙思想的反映。

        公元1104年,杭州的僧人普明撰写《香山宝卷》,从而使妙善的故事在江浙地区传播开来。

        此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成为慈悲、孝道的符号,并成为具有无限法力的中国本土女神。千手千眼观音这一中国式的感人故事,其核心就是打动人内心的“孝”文化,而原本不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的千手千眼观音成为了“中国女神”。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披袈裟拄锡杖,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在佛门真实存在吗?[499]

  • 观音菩萨的十种自在[626]

  • 观音菩萨成道日,诵一部《普门品》回向众生吉祥安康[992]

  • 你的形象,藏着你的教养[994]

  • 念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也要感激观音菩萨[1612]

  • 略说弥勒菩萨中国化及其精神内涵[2242]

  •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手里拿着什么?[2239]

  •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2881]

  • 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2908]

  • 父母不信佛如何求观音菩萨加被?教你一个妙招[3258]

  •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2639]

  •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2503]

  • 佛教中国化、本土化的艺术诠释[2919]

  • 观音菩萨在哪里呢[2543]

  • 那么多尊佛菩萨 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2618]

  • 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学理依据、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5048]

  • 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菩萨戒[2491]

  • 观音菩萨的无畏功德[2475]

  • 哪的观音菩萨最灵?[2609]

  • 化身为智能机器人的观音菩萨[209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