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1]

  • 十问时间[115]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09]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2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4]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4]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2]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6]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识慧集(四十六):正邪真报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863   时间:2020-3-13   录入:wangwencui


    2020年3月13日    佛学研究网

        正士。修行正法之士,即菩萨。

        正行。修行人做正主的功夫叫做正行。若做帮助的功夫叫做助行。

        正因。主要的原因叫做正因,若是次要的助力则叫做缘因。

        正果。学佛人精修有得,谓之证果,因与外道之证果有别,所以叫做正果,果是形容好像果子一样成熟。

        正报。即众生的身体,因众生的身体是依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故名正报。

        正见。正确的见解,也就是对因果、事理、四谛与三法印等、信受理解,并以之作为自己的见地,为八正道之一。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当然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於事理才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悟入正道。

        正欲。又名正思惟,见正思惟。

        正语。正确的言语,亦即对人常说真诚和善的话,为八正道之一。

        正业。正当的行业,以正当的职业来维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事业,为八正道之一。

        正勤。即正精进。

        正念。正确的念头,亦即时常忆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为八正道之一。

        正定。正确的禅定,亦即把心安住於一境,不乱不动,为八正道之一。

        正觉。真正的觉悟,成佛叫做正确。

        正觉华。指极乐世界的莲华,因依阿弥陀佛的正觉而成,所以叫做正觉华。

        正法。真理的道法。

        正法依。佛的尊号,因佛能以正法向众生宣说,为正法之所依。

        正法轮。指真理的教法,亦即如来所说的教法。

        正法明如来。观世音菩萨过去成佛时的名字。

        正思惟。正确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谛的道理,以引发正当的欲念,明了世出世间的因果,断集正灭,离苦得乐,为八正道之一。

        正精进。正确的努力,亦即努力修善断恶。为八正道之一。

        正像末。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

        正法时期。正者证也,佛虽灭度,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果者,名叫正法时期。

        像法时期。像者似也,此时期,有教、有行、但证果的人已经很少。

        末法时期。末者微也,此时期转为微末,只有教而无行,更无证果者。

        正遍智。又名正遍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为佛十号之一。

        正遍觉。真正普遍的觉悟,与正遍智同义。

        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正等正觉。梵语为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的觉悟的意思。

        邪外。邪魔与外道。

        邪淫。指夫妇以外的淫事。

        邪扇。以邪教去扇动人。

        邪执。固执不正当的的见解。

        邪见。不明因果,违反正理的一切见解。

        邪见网。邪见好像罗网,入则不得解脱。

        邪命。从事不正当事业来维持生命。

        邪性定聚。简称邪性定、邪定、邪定聚、邪聚等。

        邪魔外道。邪是指左道,就是不明佛法的人;魔是指魔道,就是妨害佛法的人。凡是不明佛法,妨害佛法,以及向心外求法的人,都称为邪魔外道。

        真人。已证得真理的人,指阿罗汉与佛。

        真土。真佛土的简称,即佛真身所居住的法性土。

        真子。如来的真子,即诸菩萨。

        真佛。指佛的报身与法身。

        真心。真实的心。

        真我。真正的我,凡夫固执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妄我,像佛具八大自在之我,才是真我。

        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真性即人本具的清净心体。

        真理。永远真实不虚的道理。

        真堂。禅家安置祖师真像的厅堂。

        真谛。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离於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凡修出世间法,及其所证的境界,皆名真谛,亦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

        真常。真实常在的意思。

        真寂。真正的涅槃,即佛的涅槃。

        真智。又名圣智,即明白真如实相的智慧。

        真诠。显示真理的文句。

        真话。真实的言语,符合真理的言语。

        真觉。真正究竟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

        真识。真识就是吾人的自性清净心,因它通真而不通妄,故名之。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与如常,叫做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

        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如三昧。观察真如无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禅定。

        真如无为。真如法性,离於施作,本自无为,名真如无为。

        真如随缘。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是为随缘真如。

        真如缘起。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体,因缘之相,而起生灭之相,若追溯其源,则真不守自性,以一念无明,生起万法,故名真如缘起。

        真如不变。虽随缘而为妄法,但其真性不变,叫做真如不变,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就是万法,因不变真如(真如不变)故万法就是真如。

        真如内薰。谓真如内薰无明,生起净化的作用。

        真如法身。谓法身的体性,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

        真如实相。非假谓之真,不变谓之如,离虚为之实。真如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为法身、如来藏、法性、佛性。此真如自性,并非虚妄,乃系真实之相,故名真如实相,简称如实。
    真如寂灭相。真如的本体清净而无妄染,故云寂灭相。

        真妄二心。真心和妄心。真心是属於本有的,无攀缘的,无分别的,无变动的,非善非恶的,超然於境界之外的,当吾人於无念而又非睡著时,便是这样一种心现前。妄心是属於后天生起的,有攀缘的,有分别的,常变动的,能善能恶的,牵拘於境界之内的,当吾人思虑了别时,便是这样一种心现前。

        真妄。真实和虚妄。因缘生的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叫做妄法,不生不灭之真如,叫做真法。

        真言。真实的语言,也是神圣语言的意思。为如来三密中的语密。

        真言心。即阿字。大日经说:“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从此遍流出无量诸真言”。

        真言乘。又名神通乘,乘真言之教法而到达佛地,故名为真言乘。因其教法很快就能令人成佛,故名神通乘。

        真身。是佛所证得的法身和报身,常身也是佛的真身。

        真法。真如实相之法。

        真法界。真实不虚的法界,与真如同义。

        真空。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涅槃的境界,非空之空叫做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

        真空妙有。非空之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叫做真空,非有之有,有而不有,非如凡夫妄计之实有,叫做妙有,真空而能生万法,妙有而一切皆如,是真空妙有的涵义。
    真俗。因缘之所生的事相叫做俗,不生不灭之理体叫做真,又在假空中三谛中,假是俗,空与中是真,世间是俗,出世间是真,在家是俗,出家是真。

        真俗不二。真谛诠空。俗谛诠有,性空不乖相有,相有不离性空,理事无碍,故不二。

        真解脱。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

        真无漏智。真正无漏的智慧,即佛菩萨的智慧。二乘人虽然也有无漏智,但是他们未断法执,不灭所知障,所以不是真正的无漏智。

        报生。依果报而生,亦即得於先天的。

        报因。产生果报的业因。

        报身。佛三身之一,此身是诸佛修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报得。依果报自然而得。

        报通。五种神通之一。

        报障。职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

        报恩。报答因缘。

        报恩田。三福田之一。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识慧集(四十七):因地苦修[2319]

  • 佛识慧集(四十五):明心见性[3468]

  • 佛识慧集(四十四):发菩提心[2998]

  • 佛识慧集(四十三):诸空清净[4180]

  • 佛识慧集(四十二):体身观念[2446]

  • 佛识慧集(四十一):禅识离觉[8330]

  • 佛识慧集(四十):种智贤圣[2456]

  • 佛识慧集(三十九):有漏善法[3108]

  • 佛识慧集(三十八):信愿行证[3098]

  • 佛识慧集(三十五、三十六):我空真如、见性成佛[2763]

  • 佛识慧集(三十四):妙法莲华[1554]

  • 佛识慧集(三十三):无缘大慈[4317]

  • 佛识慧集(三十二):慈悲喜捨[1735]

  • 佛识慧集(三十、三十一):定性二乘、慧印三昧[1639]

  • 佛识慧集(二十八、二十九):经律论、戒定律藏[2501]

  • 佛识慧集(二十七):莲华胜会、佛教的道[2483]

  • 佛识慧集(二十六):诸佛菩萨圣诞[1708]

  • 佛识慧集(二十五):礼佛顺序[3123]

  • 佛识慧集(二十四):禅宗六祖[2356]

  • 佛识慧集(二十至二十三):佛的十大弟子、西方三圣、八大金刚、净土九祖[246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