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 佛学研究网
显宗和密宗是大乘佛教的两大法门,也叫显教和密教。其目的一致,但两者之间有诸多差别。
大乘佛教由于传播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派别,如在我国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大派别(在我国还有南传佛教一派,南传佛教也叫上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此处略)。汉传佛教主要有八大宗派,其中密宗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教派独立存在,汉传佛教密宗现已基本失传。而在藏传佛教,密宗并不以单独的宗派形式存在,而是和显宗并存于各大教派之中。
对于显宗和密宗,从究竟意而言,只是修行方式的不同,并无差别。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器选择显宗和密宗。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更是主张先显后密,二者兼顾,没有孰轻孰重之说。
作为修行法门,密宗对修习者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不甚了解的人而言,容易产生误解。众生平等,怎么会有“根器不同”的说法?显然,众生平等,众生无分别不代表众生无差别,何况还是累世因果所造成的果报等问题。
显宗和密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得成果的时间不同
显宗和密宗,最终目的都是成佛。但显宗最短需要三个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修成正果达到菩萨位;而密宗最短可以在现世即身成佛。
二、修行方式不同
要说明显宗和密宗两者修行方式的不同,先要说明一下什么是大乘佛教的二谛:
二谛指真谛和俗谛。凡随顺世俗之相,说现象之幻有,称为俗谛。凡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
1、从二谛来讲,显宗否定世俗,认为世俗只是相,外境虚幻不实,蕴(五蕴)作为一切有为法的聚合,如梦幻泡影,非实有,应该舍弃;密宗则认为二谛是一种互为关系,不能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种。
显宗以方便(法门)修行,积集两资粮(福德和智慧)为因,通过修行十善法,以求得离苦得乐;密宗则坚持二谛无别,把果当作道修行,道即果,果即道。
2、修炼密法必须依靠本尊与身体,在修行过程中将五蕴聚合的“我”观想成本尊,以心识和智慧作为修行解脱的资粮,不起生灭常断的变化。
可见,在具体的修行方式上,密宗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想”方式。不过由于限于密宗之“密”,这也是无缘密宗的人不能深入了解的地方。
三,所持戒律不同
显宗有菩萨戒根本十九条等,相对零散;而密宗戒律规定十分严格,凡是修炼密法者必须恪守三昧耶(以众生原本有智慧德相为戒法),清净身、语、意,远离不善。
四,饶益众生的方式不同
显宗注重生命,对众生慈悲为怀;密宗则有着具体而微的做法:以息灾、增长、收摄、降伏诸法饶益众生。密宗要求修行者“尤重饶益有情”。注重六波罗蜜中的“布施”。《密宗密法精要》所载:“密乘戒对布施最要,殊胜灌顶、皈依、根本戒,尤重饶益有情”。
总之,显密两宗尽管有着种种差别,但都是佛教的修行法门,两者理论没有超出佛陀的教诲,都以佛教教义为根本。两者有着相同的追求目标。两者的不同,主要是修行方法上的不同,宗喀巴大师主张显密兼修,正是因为宗显宗以理论学习和探讨为主,这是密宗修炼的前提。密宗则可以看作是实践活动,在掌握了理论的前提下,通过修炼,在短时间内达成修成正果的目的。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