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从红尘跨入佛门,顿有一种繁华落尽的纯净,回头是岸的清净,一边是霓虹明灭,车水马龙,一边是经声佛号,晨钟暮鼓。修行不易,不论世事多么复杂、生活多么难忍,都要学会为自己开个“药方”。
学佛能够给我们的个人生活、家庭,以及我们周围的环境带来什么呢?关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学习。然后我们会发现,佛教能够给我们的个人生活、家庭,以及我们周围的环境带来很多很多的利益和帮助,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学佛,我们应该去学习。反之,如果我们发现佛教不能带来任何帮助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学习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佛之前去理性地思维、思考。确定了以后,我们就要相信这条路,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向前走。
通过学习,最终我们会发现,佛教可以给我的人生带来帮助,可以给我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一些好处,那我们就坚定不移地相信它,坚定不移地向前走,这叫做学佛。如果我们确定要学佛,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佛教并不是像一般人所理解的念佛、烧香拜佛等,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刚开始接触佛法时,有些人抱怨说自己很忙,没时间修行,其实多的不说,我们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把为了家庭、感情、婚姻或者金钱所付出的精力的10%,用到修行解脱上也足够了。生活中求解脱,小投入大回报。
如果不学佛、不修行的话,说实话,大家都是一样的,非常可怜。无论我们现在再有钱也好,再年轻也好,再健康也好,这些很快都会过去的。当我们幸福快乐的时候,这个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当我们遇到痛苦时,这个时间感觉上会特别特别长,但是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比如说,我们希望自己富有,换大一点的房子,想住在别墅里,或者想要开稍微好一点的车子,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住别墅、开豪车、穿名牌,用一身名牌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没有伤害到其他人,是通过自己的付出得到的,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在修行解脱上下功夫,这一点是不能忘记的,非常重要。
很多不太了解佛教的人,觉得佛教有太多的戒律和规矩,尤其是年轻人,都不喜欢有太多的约束。本来他想学佛,但因为担心被太多的规矩约束,就不敢学佛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这样是很可惜的。
佛教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也没有那么多的戒律。只要你心善,那怎么样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心恶,那么即便表面上看起来做得很好,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处于善的状态,那他怎么样说话、做事,都不是问题。尤其是大乘佛教,它是最人性化、最开放的,它所有的戒律都是很开放的。比如说,如果动机是利他,为了利益众生,你做什么都可以,都没有问题;如果是为了利益自己而去伤害别人,那么做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可以。所以,佛教里面并没有那么多的戒律,比如居士五戒——戒除杀盗淫妄酒,就这五条。这五条当中,我们受一条戒也可以,两条、三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一点压力都不会有的,这就是戒。
生命中,有哪个场景,似曾相识,我们在原地打转,等待一道光,照破四面楚歌。愿你也有通透、明白的人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