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改变世界很难,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这其实也并不容易。”
01、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很多人都曾有过改变世界的梦想,可是经过岁月的打磨,世事的雕琢,发现理想与现实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理想的翅膀总是轻盈的,怀着无尽的期许带我们在天际翱翔;现实的脚步却是残酷的,痛苦与烦恼将我们拖进大地的苍茫。
在理想世界,我们总想做些伟大的事情,可是一旦回到现实世界,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久了,别说改变世界,就是在纷繁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初心都难。
生活烦恼、职场压力、夫妻关系、子女教育这些人生重担,任何一个处理不好都会让人瞬间崩溃。
当每天都面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哪里还有心情思考改变世界的事情。
02、改变世界从自己脚下开始
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上面这样写到: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然而,这也做不到。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这墓志铭很有道理,据说启发了无数人。没错,改变世界很难,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这其实也并不容易。
当一个跨国公司的精英高管,遇到与自己价值观不匹配的企业文化时,该如何改变自己?
当一个肩负项目交付重担的企业中层受到公司人事、制度双重压力的时候,该如何改变自己?
当生活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深爱的另一半突然出轨时,该如何改变自己?
当夫妻双方都是学霸,可是孩子偏偏学习不好,还十分叛逆时,该如何改变自己?
03、做人如水
改变自己真的有用吗?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先讲个故事:
有个生活不得志的中年人去请教禅师解决之道,禅师问他:“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表示不知。
只见禅师舀了一瓢水倒入茶杯,又倒入花瓶。
这人恍然大悟道:“水倒入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您是想告诉我,人应该像水适应容器一样适应社会吗?”
禅师不语,将茶杯跟花瓶中的水都倒入花盆,只见清水一下子溶入土中不见了。
中年人盯着禅师问道:“您是想告诉我,水还可以遁入无形的土壤中发挥作用吗?”
禅师仍旧不语,带他去到门前的一块大青石旁边,用手抠一个光滑的小洞。
这人不解其意,禅师说道:“每当下雨,雨水就会顺着屋檐滴落在这块青石上,久而久之,坚硬的青石上面就形成了这个凹陷,如果时间足够久,想必穿破也不是没可能的。”
此人大悟,高兴地向禅师施礼而去,没多久便在社会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外在的社会、规则制度是有形的,或者说是以固定的形态出现的,但人可以变化。原本在琐碎的欲望、抱怨、后悔中沉沦的生命,可以因为心的改变而彻底转变。
04、先把自己变成想要的世界
我们无法改变工作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伴侣,我们无法改变子女,我们也无法改变周围的一切,但是当你通过修行改变了自己的内心,改变了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跟着变了。
你不再是为了“我”而活,不会因为患得患失而影响效率,工作也许会完成得更出色;你不再为了“我”而活,不会抱怨、埋怨另一半,而是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与关怀,她/他没有了出轨的理由;你不再为了“我”而活,不会跟孩子生气、对抗,家庭氛围好了,也许孩子反而听话了,成绩变好了。
想要什么样的世界,先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当人生春风得意,心情愉悦的时候,阴霾都是温柔的;当生命遭遇挫折,心情糟糕的时候,阳光都觉得刺眼。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因为心的状态不同,变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如果你每天乐观积极,充满正能量,就会吸引好的人、好的事;如果你整日怨天尤人,充满负能量,就会感召不好的人,不好的事。”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摒弃负能量与恶念,处处与人为善,善言善行。随着修行的深入,有一天你会发现,围绕着你的世界充满了智慧和慈悲。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