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改变认知、改变圈子、改变人生[10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5]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8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6]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5]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9]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79]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明朝如何管理僧人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815   时间:2019-11-17   录入:wangwencui


    2019年11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所以在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十分忌讳别人说“秃”甚至是音相近的“土”都比较忌讳,但是即便如此,朱元璋为了他大明王朝的统治,还是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僧人管理制度,形成了明代比较具有特色的僧官制度。

        今天我们来看看明朝僧官制度是什么,到底是什么?

        一、明朝管理僧人的机构

        朱元璋也曾经当过和尚,对僧人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认为佛教可以认为佛教可以“阴翊王度”、“暗助王纲”,反正意思是对我的统治比较有利,于是怎么样管理好僧人也成了稳定统治的一件大事。于是朱元璋为其打下的江山精心设立了一套僧官制度。

        在开国初期,仿照元朝立“善世院”,统管天下僧尼。史料记载“洪武元年立善世、玄教二院,四年革。五年给僧道度牒。十一年建神乐观于郊祀坛西,设提点、知观”,在朱元璋登基的第一年,就设立的专门管理僧道的机构称之为善世院,并且设置了相应的官职,这些僧官的只要职责是取缔非法僧侣,对一些寺院的主持等任免。

        不过在洪武四年罢善世院,到“洪武十五年始置僧录司、道录司”,僧录司就是明朝专门管理僧侣的专门机构,并且规定“凡有施行诸山,须要众僧官圆坐署押,用印,但有一员不到,不许动用”,同时监督僧众坐禅,并参悟公案,管领教门各类事务;阐教二员,督促修行的人坐禅;讲经二员,接纳各方施主,发明经教;觉义二员,检查约束各山僧人行为不入清规戒律者,绳之以法。”

        也就是说僧人们也要接受世俗法律的约束不能,对僧侣实行严格的管理,僧官就如同是世俗的官员,专门管理这些僧侣。

        当然了僧录司是管理全国僧侣的最高机构,是中央管辖僧官的机构,在地方上不叫僧录司,但是也有一定的管理机构。明代各地方州县均设有相应的僧官机构。府有僧纲司,设正副都纲各一员。州有僧正司,设僧正一员。各县有僧会司,设僧会一员。僧司衙门设置在地方寺院中,方便办公。 明代十三布政司一百四十多府,均有僧司之设,甚至僧纲司制度推行到了西宁、遵义等藏传佛教地区,僧官也扩展到这一地区。

        也就是说从中央到地方,明朝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僧官机构网络,任命僧官,管理僧人。

        二、僧官任用

        僧官机构设立了,没有人管理不行,因此就自然需要人管理,这些人就是僧官了。僧官一方面由朝廷任命,还有一部分是各大寺院的主持等充任。明代僧官选拔的基本准则:一要通经典,二要戒行端洁。相当于从能力和品行两个方面考察。具体由礼部考选,由吏部任命。

        洪武二十一年的谕旨说明了僧官选拔的基本条件,“灵谷、天界、能仁、鸡鸣等寺,系京刹大寺,今后缺大住持,务要从寺中选举有德行僧人考试,各通本教,方许著他住持,毋得滥用”。如果京城的大寺院缺少大主持,那要从本寺中选取有德行的僧人,选出来之后,还要给他们考试,这样以后才能选出来主持。这个程序不得不说严格。

        对于寺庙住持的选拔工作,由僧录司负责,他们也是僧官制度组成的一部分,基本程序如下:地方僧司推举候选人,经礼部祠祭司、各科道官和僧录司三方考试,通过者由僧司题礼部任命,“各处寺观住持,从本处僧道衙门举保有戒行、老成、谙通经典者,申送本管衙门转申僧道录司考试,中式具申礼部奏闻”。

        主持的选拔工作基本上牢牢的控制在朝廷手中,无论是大寺院还是小寺院主持的选拔都需要考试,这些阿咳嗽我会基本上都是有吏部和僧录司等负责,也就是说他们掌管了主持的任用工作。

        三、僧官的职能

        僧官选拔出来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吧,总要有他们的职责,僧官的职责也有具体的规定,其实这些僧官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僧人的数量,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希望出现更多的僧人,毕竟僧人多了,对于国家的赋税来说并不是好事,朱元璋设置僧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管理这些僧人,然后控制僧人的数量。

        不过在规定中自然不会提到僧官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僧人数量,僧官的职责具体可以分为中央僧录司僧官和地方僧官两个方面来讲。

        (一)僧录司僧官的职责

        僧录司一般由八个主要僧官,他们的各自分工不同:

        1.左右善世掌管官印,平时由左善世保管,由右善世加封,他们两个一个保管官印,一个负责用印。同时,左善世负责京城寺院的经业教习。

        2.左右阐教协助左善世监督僧众,并负责佛经的刊刻印刷。

        3.左右讲经负责讲解经义,回答疑难,并负责接风外国僧侣及各方施主。

        4.左右觉义负责僧纪戒律的监督,处理犯戒僧尼。僧尼违犯戒律,僧官可自行处分,

        (二)地方僧官的职能

        地方僧司僧官的重要任务是配合礼部、僧录司做好僧籍的编制制定,和控制僧人数量。这些僧人的僧籍要写上某年某月在那里出家为僧人,恩师是谁,等等都要写上,这些就是地方僧司和僧官的职责。

        地方僧司僧官也负有惩罚地方犯罪的僧人的职责,并且负有惩恶扬善的职责,这些都是地方僧官的职责,所以在电视上看到一些逃犯进了寺院,官兵就不敢进去搜,那是胡扯,僧官都饶不了你。

        四、僧官制度的特点

        其实明朝僧官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些僧官机构和僧官机构都是按照世俗的行政机构和官职设立的,而且这些僧官还有一定的俸禄。按照规定:僧录司各官依品给俸,左右善世正六品,月给米十石;左右阐教从六品,月给米八石;左右讲经正八品,月给米六石五斗;左右觉义从八品,月给米六石。僧纲司都纲从九品,月给米五石。

        也就是说僧官其本质上还是官员,由朝廷供养,只不过他们这个官职比较特殊,专门管理僧人而已,而且僧官还专门有专门的服饰,这就和世俗的官吏差不多了。

        当然了明朝实行这一套僧官制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有助于明朝对僧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明朝的统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长安与中国佛教》系列讲座视频欣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到了一定年纪,不会管理自己,所有养生都是徒劳[500]

  • 僧人为什么要结夏安居?[1338]

  • 管自己,是佛;管别人,是魔[1463]

  • 浅谈近现代佛教寺院管理特点[2252]

  • 僧人起名也排“辈”,你知道这些宗派怎么排的吗[2778]

  • 一个僧人的自在与泰然[2848]

  • 无人不苦,一切都会变得更好[2377]

  • 僧人的衣食住行[2529]

  • 一位新时代年轻僧人的学术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心的管理”?[1892]

  • 管理中的禅[2251]

  • 说说《清明上河图》里的僧人[1989]

  • 僧人的一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1898]

  • 僧人为什么姓释?[2231]

  • 一位僧人的中秋家书,催人泪下[2793]

  • 为什么我们供养了僧人,还得感谢僧人?[2155]

  • 为什么寺院僧人每天要做早晚课?[3602]

  • 僧人的样子,修行的样子![2778]

  • 看了佛教僧人的人生规划,你才知道自己被甩了多远[2613]

  • 僧人诵经时为何要敲木鱼?[2334]

  • 禅茶一味:僧人的茶生活[276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