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34]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23]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14]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70]

  • 做人,不能太飘[115]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06]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89]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74]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4]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3]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71]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4]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八相成道:佛陀的故事
     
    [ 作者: 刘祖清   来自:网络   已阅:4382   时间:2019-11-15   录入:wangwencui


    2019年11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八相成道”指释迦牟尼佛一生的八个阶段。“成道”是“八相”中最重要的内容,又是释迦牟尼“一代时教”的起点,亦称“八相示现”。据传,释迦牟尼在过去世早已由古佛点化成道,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对机地降生人间以成就其成佛之世的修行。《佛本行集经》等详其事,介绍“八相”的内容。

        一、降兜率

        佛陀在还没有降临到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之前,是在兜帅内院做一生补处的菩萨,名号为护明菩萨,兜率内院是三界中欲界的第四层天,所有来娑婆世界的佛陀要示现成佛之前,都需要在兜帅内院做一生补处菩萨,一生补处的意思就是候补佛位。在兜率内院一生期满后即降生世间示现成佛。

        二、托胎

        摩耶夫人睡梦中,梦到天人们前后簇拥着一头白象向她飞来。白象持着莲华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了自己身体。摩耶夫人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

        三、降生

        摩耶夫人按当时的习俗需回娘家待产,在路上经过蓝毗尼园,漫步园中,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无忧树,夫人看得欢喜,举起右手摸了摸枝条,太子就从夫人右胁诞生了,披着一身金光。太子出生后即前后左右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落足处都会涌出一朵莲花。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四、出家

        佛陀为太子时,游四门见生老病死苦,发起出家修行,寻求解脱大道的志愿,半夜出城至苦行林中思忖, 若不剃除须发乃非出家,于是拔刀削发,且发誓言:“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

        五、降魔

        魔王波旬看佛陀即将悟道,心中恐怖、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佛陀,阻止佛陀修道,佛陀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动。

        六、成道

        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宇宙真谛,叹曰: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从此,佛陀成就了宇宙中最完善的慈悲与智慧,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号释迦牟尼佛。此时大地发出了六种震动,天人散花以为供养。

        七、说法

        佛陀成道后,便前往鹿野苑为最初随从修行的五位行者讲述“八正道”、“四圣谛”等诸法。五人听后,顶礼拜服。便皈依了佛陀,同时被度为比丘,成为最早的信徒。他们遵循佛陀倡导的正道修行,不久就修成阿罗汉果。

        八、涅槃

        佛陀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恭迎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佛陀出家成道的殊胜因缘[296]

  • 二月二 龙抬头丨细说龙与佛陀的不解之缘[291]

  • 不读《悲华经》, 不知佛陀的五百大愿与无尽悲心[391]

  • 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成道,证悟了什么?[423]

  •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774]

  • 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654]

  • 佛陀的广长舌相[716]

  •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911]

  • 佛陀教授的放牛之法[1008]

  • 怒火该如何熄灭?佛陀有方法[1029]

  • 向佛陀和祖师学习劳动[1661]

  • 佛陀的师承与超越[1467]

  • 佛陀会不会骂人?[2395]

  • 六一儿童节,你我都是佛陀座下的“童子”![1863]

  • 佛教中国漫谈之25.为何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2019]

  • 佛陀住世时期的古印度思潮[3225]

  • 佛陀降魔而成道,究竟什么是“魔”呢?[2046]

  • 佛陀因何相貌庄严,见者欢喜?[2298]

  • "佛陀学″与佛陀文化的价值意蕴[2669]

  • 佛陀有十种不可思议的自在法,你了解多少?[239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