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0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31]

  • 十问时间[115]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09]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2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5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5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44]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24]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62]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166]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为什么彼此不能互相包容?佛说这是共业所感…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704   时间:2019-11-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11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为什么彼此不能互相包容?为什么要发动战争?

        佛说这些灾难是共业所感。

        为什么会有这种共业?这就是缺乏了伦理道德教育的问题。

        国家领导人没有机会常常交往,面对面坐下来谈谈心。人与人之间最怕的是距离,距离愈远,就很容易产生误会;误会必然造成猜疑,于是愈疑愈严重,愈猜愈讹,造成了严重的误会。

        由「误会」产生「对立」,由「对立」再产生「矛盾」,说不定什么因缘就会引发争执、引发战争,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汇编》注解里说得很清楚,同姓称之为「宗」,异姓称之为「亲」,所以宗跟亲是有区分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这里说得很好,“虽有远近亲疏不等,实皆我身关切之人”。

        父子、兄弟、族人同一个姓,这是宗,是一个祖宗一脉相承传下来的。

        亲则是异姓结为婚姻,所以有家亲眷属。

        虽然同姓跟异姓有差别,可是既然结为婚姻之后,这都是一家人,所以都应该以亲爱忠诚来对待,同患难,共甘苦,这是从人伦上说。

        如果从佛法上说,那个范围就大了,一般人很难理解、很难接受,但是它是事实真相,这个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读得很多,我们也认真的提出来讨论过,确实是事实,事实的真相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同宗。

        在世法里面,同宗是从伦理上说的,同一个祖先;在佛法里面,我们同一个自性、同一个真心。

        世尊在《华严》里面说得好,宇宙万法从哪里来的?

        唯心所现,这个心是共同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识是什么?识是心起作用,所以大乘经教里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

        说了一个心,说了一个想,「心」能现,「想」能变,想就是识,「八识五十一心所」就用这个想字做代表,所以是「心现识变」,从心想生,他怎么不是同宗?

        所以佛与法身大士们,看到这一切众生互相残杀,就如同老祖宗看到后世的子孙互相厮杀是一样的情形。

        能不能怪他?不能怪他。为什么不能怪他?

        他不了解事实真相,没有人教他。

        所以佛在《无量寿经》,这话说得好,“先人不善,不识道德”,道德是什么?道德就是事实真相,上一辈的人疏忽了,不了解事实真相,没有人告诉他,他造的这些罪业,这不能怪他。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 《长安与中国佛教》系列讲座视频欣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步步错[196]

  • 老子:为人处世,但求四颗心[182]

  • 心中有光之人,才是真正的智者[485]

  • 原来随和,是一种能力[369]

  • 净慧长老:做人的六条标准[1314]

  • 帮你的人,不欠你;让你的人,不怕你[1285]

  • 很多人分不清儒学和佛学[1403]

  • 星云大师亲授维系爱情六大妙诀,看懂受益终生![1276]

  • 酒瓮里的真相[1303]

  • 上善若水的境界[1677]

  • 人心能量的超级妙用[1500]

  • 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1622]

  • 处理好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只要记住三句话[1824]

  • 境界决定格局,这四重境界,你在哪一层?[2015]

  • 包容坦然,万般自在[1471]

  • 道理、道德与修行[1620]

  • 学佛有没有走对路,看看这六种自测方法就知道[1763]

  • 学习认错,能增上道德人格[1919]

  • 一个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2292]

  • 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218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