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 佛学研究网

学净土法门的人不要以佛法修为来衡量、要求每一个人。人有过失,要让他自己去发现过失,改变过失。而不是去计较他、指责他。人有是非、有烦恼、有过失是正常的。
很多人学了佛法,懂了很多大道理之后,就拿这个佛法的镜子去照别人,照来照去大家都是凡夫。
佛法就像照妖镜一样,一照个个都是凡夫!
其实也不用照了,善导大师早就告诉我们:大家都是罪恶生死凡夫、造罪凡夫,都是彼此彼此,没有高低之分。你的烦恼多一点,我的少一点,大家都是轮回的众生,没有太大差别。
因此凡夫之间要学会包容,学会体谅,学会关心,学会照顾。
作为一个团体,要有慈悲精神,尤其净土法门是一个慈悲救度的法门,而不是一个智慧得度的法门,所以不需要用智慧去衡量别人;它也不是一个修行解脱的法门,所以不需要用修行去要求别人,说“你又不持戒啦”、“你又不懂道理啦”、“你又没有修行好啦”。
这个法门本来就不是修行的法门,为什么要用修行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呢?
我们要用佛的慈悲来看待众生,慈眼视众生。
在《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里面有几句话:“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我们天天都在念,念了之后要会用。不只是拿来每天念的,念了之后要装在心里面,然后在生活当中把它运用出来。
如果团体里面的每个人都能够“慈念众生,加厚于人”,人家进来了就会感到温暖,有过失的人,他会很惭愧,知道自己去改进了。
人有过失,要让他自己去发现过失,改变过失。而不是去计较他、指责他。
你看阿弥陀佛能够慈悲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往生西方,往生之后都变了,变成佛了,变成无量光、无量寿!
当然这是佛的力量,我们凡夫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多多少少运用一点,把佛的无量光、清净光、欢喜光运用在这个团体里面,让佛来调摄。
团体里面要让佛做主,佛是主人,我们每个人都是佛的弟子。佛做主人,大家都看佛,有无量光、有清净光、有欢喜光,能够包容一切。
以佛眼看人,以佛心待人,以佛量容人,大家就能互相包容体谅,共同进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