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3]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2]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7]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6]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40]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51]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50]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2禅宗禅学 >> [专题]c2中国禅学 >> 正文


    法融禅师与禅宗四组的故事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199   时间:2019-10-5   录入:wangwencui


    2019年10月5日    佛学研究网 

        牛头法融禅师,俗家姓韦,是润州延陵人(今江苏镇江市)。法融禅师十九岁时,就已学通经史,不久开始阅读《大般若经》,对般若真空之旨已有所悟人,曾感叹道:“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于是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后隐居于茅山,依三论宗的炅法师落发为僧,跟随他学习般若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禅定。

        二十年后,法融禅师离开茅山,在牛头山(今南京市中华门外)幽栖寺北岩下,找到一个石室,就在石室之中专心修习禅定。法融禅师禅定功夫很好,就有很多灵异之事。原来,牛头山一带经常有老虎出没,连樵夫们都不敢从这里经过;自从法融禅师入住以后,再也没有老虎出现。

        一天,法融禅师正在打坐,突然来了一条丈余长的巨蟒,目如星火,举头扬威。那巨蟒在石室洞口呆了一天一夜,看见法融禅师没有任何动静,于是就自动走开了。更为奇特的是,经常有一群鹿伏在石室门口,聆听法融禅师讲经说法,甚至还有百鸟衔花来供养他。

        贞观年间,四祖道信大师在蕲州黄梅双峰山弘法。有段时间,四祖经常遥望金陵一带,发现那里紫气缭绕,知道必有奇异之士在那修行,于是亲自前往寻访。

        一天,四祖到幽栖寺,询问寺中僧人:“此间有道人否?”

        那位僧人不耐烦地回答:“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

        四祖反问:“阿那个是道人?”

        那僧被四祖一喝问,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这时,另有一位僧人出来,告诉四祖:“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因为行迹奇特,他人遂以为懒),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

        四祖闻言,当即策杖入山,来到石室跟前,只见法融禅师正在打坐,神情自若,目不他顾。

        四祖于是问道:“在此作甚么?”

        法融禅师答道:“观心。”

        四祖又问:“观是何人?心是何物?”

        法融禅师一下子被问得无言以对,于是站起来向四祖作礼,并非常客气地问道:“大德高栖何所?”

        四祖答道:“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

        法融禅师又问:“还识道信禅师否?”

        四祖反问:“何以问他?”

        法融禅师答道:“向德滋久,冀一礼谒。”

        四祖应道:“道信禅师,贫道是也。”

        法融禅师非常惊喜,问道:“因何降此?”

        四祖答道:“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

        法融禅师于是指指屋后,说道:“别有小庵。”

       法融禅师说完,便引四祖来到小庵前面。四祖发现小庵四周尽是虎狼之类,于是顺势举起两手掩面,作出害怕之状。

        法融禅师说道:“犹有这个在。”意思是说,没有想到你这位大名鼎鼎的祖师,还有恐怖心或执相之心。

        四祖反问:“这个是甚么?”意思是想提醒法融禅师注意当下,看看现前一念究竟是个什么?

        法融禅师默然无语。


        过了一会,四祖又在法融禅师打坐的石头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禅师见后,心里畏怕,不敢上坐。

        四祖趁机点拨:“犹有这个在。”意思是说,你学佛那么久,还没有达到无相的境界,还有佛相。

        法融禅师不明个中妙旨,就向四祖顶礼,请他宣说法要。

        四祖遂开示道:“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法融禅师问道:“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四祖答道:“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法融禅师又问:“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四祖答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

        四祖将祖师禅顿教法门传给法融禅师之后,就返回黄梅双峰山,再没有出来过。从此以后,牛头法融禅师法席大盛,学者云集。法融禅师因此被尊为牛头宗初祖,显庆二年,入寂于江宁建初寺,春秋六十有四。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到喜马拉雅,听《吴言生讲佛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癸卯兔年,一起了解兔和佛教故事[344]

  • 很多朋友都是从此绝交的,故事很短,却说穿了人性![633]

  • 20个经典故事:看明白了你的人生就开挂了[665]

  • 龙树菩萨的故事[798]

  • 故事很短,却说透了我们的一生![623]

  • 梅子熟了!——法常禅师的故事[1135]

  •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1529]

  • 文人与禅的故事[2047]

  • 八个故事,八种智慧[2197]

  • 听神医讲惊心因果故事:偷不走的命运[2759]

  • 太急没有故事,太缓没有人生[2016]

  • 14个小故事,故事很短,道理很深[2019]

  • 离红尘最近的高僧:鸠摩罗什的故事[2490]

  •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2017]

  • 从“富二代”到禅门第一居士:庞蕴的故事[2910]

  • 佛教故事|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2841]

  • 回向的力量究竟有多大![5153]

  • 20个经典佛教故事,据说只有5%的人能全部看懂![2757]

  • 佛教故事|获菩萨受持四句偈,得破大地狱[2631]

  • 《禅门七日》海外获奖: 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尝试[345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