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8]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7]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1]

  • 走路的力量[12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故事|不忘初心——他为祖国膺得荣誉后,毅然回国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461   时间:2019-10-2   录入:chengshangyun

     

    2019年10月2日  佛学研究网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经典的力量是勿庸置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人们熟悉的只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而对师父唐僧的面貌却是模糊的。唐玄奘的一生确实是一个传奇,但不是神话。

        大师生平

        玄奘大师(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大师11岁时即能背诵佛经,14岁发愿“远绍如来,近光遗法”,15岁学《大般涅槃经》、《摄大乘论》,一听就懂,过目不忘。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27岁开始西行求法。

        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

        求法缘起

        武德九年(626年),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为了统合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玄奘大师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在不被允许的条件下“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道途西行。历经19年,经历110个国家,独行5万里。

        潜心译经

        公元643年,玄奘大师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到达长安。回国后,玄奘大师在长安开设译场,专心译经,分秒必争,夜以继日。每天译经结束,还要诵经拜佛,直至三更才睡,五更起床,继续翻译。

        如此孜孜不倦,译经十九载,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示现圆寂

        唐麟德元年(664年),“大师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从此绝笔翻译,并对徒众预嘱后事。正月初九,大师病势严重,至二月五日夜半圆寂,弟子将其灵骨归葬白鹿原。

        玄奘大师出殡当天,五百里之内,送葬者朝野上下百万之多。当夜留在白鹿原墓地为玄奘大师守灵的四众弟子有三百万人。唐高宗惊闻玄奘大师舍报噩耗,哀伤不已,反复说:“朕失国宝矣!”

        历史评价

        玄奘大师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独自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大师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其中译典著作中《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都广为普及。

        其中《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大师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后记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经典的力量是勿庸置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人们熟悉的只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

        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 《长安与中国佛教》系列讲座视频欣赏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的“初心”是什么?[476]

  • 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卸下包袱从“心”开始![485]

  • 《道德经》:你的人生要及时归零![505]

  • 天下万事,难不过一个“熟”字![599]

  •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631]

  • 玄奘大师圆寂纪念日:他不是“御弟哥哥”,他是“玄奘法师”[726]

  • 《易经》说初一,一年从头吉[868]

  • 一个人闲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912]

  • 喝杯茶,找回自己的初心[1101]

  • 宋代译经目录考[1004]

  • 起心动念,力透宇宙!愿力才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1210]

  • 跋山涉水,只为众生[1386]

  • 记住这三句话,治愈90%的迷茫[1415]

  • 一位法师写给考生的信,全文1340字,字字珠玑,智慧值爆表[1584]

  • 玄奘对敦煌石窟的影响[1310]

  • 喝杯茶,找回自己的初心[1634]

  •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1552]

  • 佛教故事:“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的传说[2370]

  •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能闯过几关?[1906]

  • 《心经》的神奇来历[258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